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明朝火器發展之簡史(轉)

。這種“鉄炮”的口徑與歐洲火繩槍相同,但射程提高到100米,射速每分鐘5發。不久國友鍛冶進行批次生產,售出數百支成品,有些海盜及走私商人等乘機購買,持為劫掠兇器,我國閩浙沿海多受其害。當時正值戚繼光抗倭,戚繼光對火繩槍的威力評價很高,認為這是殺敵最有效的兵器,並對火器的戰術使用作了很深的研究,發展出車營、三才陣等適合發揚火器威力的部隊編制和戰法。

大明正德七年(1512),明軍平定南海之役,繳獲三艘海盜艦船,得到了“佛郎機”火器。“神機營”的武器專家改進了繳獲的火器,創制出佛郎機銃,又稱為“神機炮”,並批次生產,使中國的火器跨躍了一大步。但佛郎機銃是大口徑火槍(炮),需三人同時愛作一門。九年後,大明嘉靖元年(1521),明軍在廣東新會西愛灣之戰中,又從繳獲的兩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歐洲火繩槍稱“西洋番銃”,但那時葡萄牙人所用的火繩槍,大抵還是初創時期的製品,未引起明軍高層的足夠重視,直到不斷擄掠沿海的倭寇用上了火繩槍,明朝軍隊才開始批次裝備以之對抗。

大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軍在收復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佔的雙嶼(今浙江鄞縣東南)戰鬥中,俘獲了一些善於製造鐵炮的日本人及鐵炮。由馬憲、李槐等人,學習了製造火繩槍的方法,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於大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造出了“比西番尤為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而且手筆極大,一上來就是一萬挺,由此可見,當時明朝政府對軍隊裝備火器的重視程度。如果不是明朝末期,政治上實在極度腐敗,外加連攤上三個“倒黴”皇帝,滿清焉有入主中原之理!

中國把創制成功的火繩槍,稱之為“鳥銃”,《武備志》說:“後手不棄把,點火則不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裝的彎形槍托形似鳥喙而被稱為“鳥嘴銃”,也有人稱其為鳥槍,成為當時明軍戰鬥中的“利器”。明軍裝備的鳥銃射程可達120米,槍管用熟鐵製作,底部有火孔與火yao池(放引火yao)相連,池上覆蓋有銅蓋,可以遮擋風雨,搠杖(通條)插在槍管下的木託上,用於填送彈藥,槍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於取開擦洗槍管。

大約在同時,魯密國(今土耳其)派遣使者朵思麻到中國進貢火繩槍,中國古代著名火器專家趙世禎,生長於海濱,少經倭患,深知增強國防力量、改善武器裝備的重要性,決心研製出精良的火器裝備官軍,衛國保民,於大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的條陳,建議製造魯密國進貢的番鳥銃,經兵部議交京營試製。

趙世禎唯恐京營“製造打放兩不如法”,就登門求教朵思麻,詳細講解了製造和使用方法,並自己出資(趙世禎時任從七品銜的中書舍人)召集工匠進行試製,終於在萬曆二十六年創制了比鳥嘴銃射程更遠的火繩槍,稱之為“魯密銃”。這種銃加長了槍管(4尺5寸),重量略大於鳥銃(6—8斤),射程遠(150米),威力大,在結構上更優於鳥嘴銃。故《武備志》說:“鳥銑:唯魯密銃最遠最毒”。同時還研製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掣電銃”和“迅雷銃”,前者兼具西洋銃和佛郎機的優點,後者並有鳥銃和三眼銃的長處。萬曆三十年六月,趙士禎研製的火器透過兵部、工部、刑部等部門官員的試驗。會審報告建議皇帝將趙世禎“所制車銃式樣隨發京營,依法成造,責令官員加以教演,傳示各邊,以究其防邊制虜之用”。

對比15—16世紀歐洲各國裝備的火繩槍,在上構造和明軍的火繩槍基本一致,技術引數也大致相仿,但明軍的鳥銃比這些槍都要輕便。西班牙的重型火繩槍——穆什克特槍,口徑在23毫米以下,重8-10公斤,彈丸重50克,射程250米,可以保證射穿任何的鎧甲,雖然明軍的鳥銃威力比不上這種槍,但比起機動性和輕便性卻是穆什克特槍遠遠不及的。

15世紀初期,歐洲戰場上出現了炮身和藥室一體的青銅炮,不久又出現了輪式火炮,採用顆粒火yao,法國於15世紀中期首先鑄造鐵炮,並很快使這一技術傳遍歐洲;公元16世紀前後德國紐倫堡地區生產出一種直線式線膛的火繩槍——“毛瑟槍”,由於“膛線”一詞的英文譯音是“來複”,所以線膛槍也稱“來復槍”,這種帶有膛線的來復槍射擊精度大大超過了滑膛槍。

從17世紀起,歐洲槍炮製造技術發展迅速,法國人發明了具有防風防雨效能的燧發槍,它的出現標誌著純機械式點火時代技術的結束。燧發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