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說不說任何話來。
等了片刻,李斯又對皇帝說道:“章邯已經撤退到濮陽,以臣之見就應該直接退回三川,三川經過吳廣、周文之亂後已經殘破,當務之急就是集中兵力守衛滎陽,還有就是修復函谷關。”
“趙國也不打了嗎?”趙高再次出聲,他提醒李斯道:“討伐趙國是丞相也同意的。”
“那是章邯兩戰兩敗之前的戰略!”李斯毫不客氣地回擊:“章邯損兵折將一萬多人,本來楚軍已經膽寒,現在肯定又生出進犯的心思來了。之前為了支援章邯進攻陳郡,所有的民夫都在給他運糧,而沒有將函谷關好好修復。好不容易收回陳郡,現在也重新落到了楚國手裡,他們能再次進攻三川了——要是他們再一次繞過滎陽怎麼辦?要不就在三川留守大軍,要不就重修函谷關,反正無論如何,關中都無法再保證派王離去進攻趙國了。”
“那三川和函谷又是誰丟的呢?”趙高開始翻舊賬:“皇帝把國事託付給丞相的時候,三川可沒有被叛賊禍害……”
“今天到底是要追究臣的罪責,還是要研究國家的大政?”李斯不再和趙高爭辯,提高嗓門對皇帝問道。
“當然是大政。”皇帝無奈地說道。
“那好,臣以為,王離要退守,章邯也要退,函谷關要儘快修復,三川郡內的各個城池也都要儲備糧草、修築城牆、留守士兵。”最後李斯還不忘加上一句:“趁著楚國人還沒追過來,讓章邯乾脆點,趕緊回來,不然我擔心他又打敗仗。”
“章邯絕對不會再敗了。”趙高抗議道。
“郎中令敢為此擔保嗎?”李斯問道。
趙高沉吟了一下,看到皇帝的目光看過來,只好硬著頭皮說道:“臣敢。”
“好。”李斯怒極而笑:“陛下,要是章邯再敗,或是三川有什麼閃失,臣請唯郎中令是問。”
會議不歡而散。回到自己的官邸後,趙高呆立半晌,叫來了自己的一個親信:“丞相私通楚國,圖謀叛亂的證據都準備好了嗎?”
“還差一點啊。”這個親信答道。
“立刻送上去。”趙高斷然說道。
“要是……”親信還想爭辯。
“沒什麼要是,”趙高知道親信還想把證據做得更充分一些,那樣扳倒李斯也會更有把握:“要是章邯再打敗一次,就是我人頭落地了。現在趕緊把東西送上去,就算沒有十成至少也有七成勝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