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章 改換門楣,各方反應(求訂閱)

改換門楣,各方反應(求訂閱)

辦了流水席,接待賓客,只是徐青作為解元的開始。哪怕他不耐煩做這些俗務,近日以來,也不得不忙於各類應酬的文會場合,且要多做詩文唱和。

唯一比較慶幸的事,他不用去參加這次鄉試之後的簪花宴。

因為主考官沈墨,竟然放棄了這個廣羅門生的機會,在放榜之後,便即回京覆命。

要知道,每次鄉試,都是朝堂的準大佬級數存在,羅織黨羽的機會。

故而任何鄉試主考官,皆極為重視鄉試放榜之後的簪花宴,與新科舉人多做親近。

一地的舉人,哪怕最後考不中進士,也能在地方摻合官場的事。

如果肯花錢且找到門路,許多偏遠地區的知縣或者縣丞,對於舉人而言,都是可以直接操作一番的。

而且舉人的天花板,其實不算很低,如果有機遇,做到巡撫也是有的。當然,這種情況極為稀少罕見。

實際情況則是,如今的大虞朝,真正想要在官場順利升遷,坐到一方大員的位置,起碼得二甲進士。

像吳大人這種三甲進士,能在官場生涯的前中期便當上巡按御史丶直隸知府,可謂數十年難得一見。

正因為這樣,現在吳大人在官場反而很出名,人人都知道他很有背景,且狗屎—————運極好。

本來先前南直隸巡按御史是一個大火炕,吳大人硬是把上面大佬想要辦的事辦成了。

開稅關,打擊鹽幫,剿匪——····

隨便一件事都辦得漂漂亮亮。

國朝做實務的官員,一向很稀缺,恰逢朝廷變法,首輔急需要能臣幹吏作為黨羽。因此吳大人不但入了同鄉吏部左侍郎張巖的眼,還屢次被首輔在偃月堂提到過,屬於能被首輔掛在心上的人。

當然,拋開旁人的酸意,客觀而言,不能說吳大人乾的活,全靠有個好學生能識人用人,本就是當官的人,最應該有的本事。

所以首輔評價吳大人是個能臣幹吏,那也確實沒錯。

至於吏部左侍郎張巖,跟吳大人其實過去也有一段交情,當年大家一起赴京趕考,張巖被人設局,喝花酒沒錢結帳,最後還是吳大人出錢平了事。

結果那一科張巖中了進士,吳大人落了榜。

從此張巖做了京官,吳大人則回去備考。

因為京官一向不寬裕,張巖一直沒還錢。後來吳大人考中三甲進士,張巖也慢慢混到吏部侍郎的位置。

故而吳大人能以一個三甲進士的身份,迅速補上官,自也有這一層關係在。

當然,錢也花了不少。

不過,現在大虞朝風氣就這樣。

像南直隸這種繁華之地的官位。

給了錢,頂多給你指條路,可不保證事情能不能辦成。

因此,即使吳大人就任的清水縣是府治所在,要想以一個三甲進士的身份獲得,也是一件難得的事。

而且有了直隸府府治知縣的履歷,往後升遷確實會有些便利。

這也大概是張侍郎,對於多年欠錢不還的一點補償。

只是令張侍郎都沒想到的事,自己的老朋友,還有這運氣。

如今吳大人和張侍郎書信往來,比往年密切許多,已經恢復到過去的「兄弟」關係,只不過,如今張侍郎是「兄」,哪怕他真實年紀比吳大人小。

即使這樣,吳大人也高興得不行。

吳大人到了金陽府就任之後,經常和徐青通訊,將自己和張侍郎的關係以及一些事,用閒聊的方式,含蓄地透露給了徐青。

其實也是張侍郎,對徐青的前途頗為看好,暗示了老吳,想提前在徐青這裡打個基礎。

只要徐青以後到了京城,如果想拜碼頭,憑藉吳大人的關係,絕對可以進吏部左侍郎的大門。

畢竟吏部尚書,江湖人稱「大冢宰」,權勢極大,強勢一點的,甚至能和首輔叫板。而左侍郎便被稱為「少冢宰」,其官場地位可想而知。

許多二甲進士,恨不得天天去張侍郎家灑掃庭除呢。

徐青心裡還是願意走張侍郎這邊的關係。

怎麼說呢,雖然老岳父丶周提學以及何知府這些人,都很有人脈背景,但總體來說,徐青和吳恩師才是真正稱得上交心的自己人。

還有一點很重要。

前面那些老前輩,都很有自己的主見。

唯獨老吳,他真聽徐青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