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實際上除了少數特定戰例外,空軍的轟炸部隊對於整個國內統一戰爭而言起到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遠不如偵察機部隊那麼重要,可以說國民軍的空軍偵察機部隊為國民軍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情報,對國內統一戰爭的程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兩者相對比之下,轟炸機部隊不太受重視就是可以理解的了,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轟炸機的研發和生產比戰鬥機更貴,受限於一戰期間的各種材料價格上漲,B3轟炸機的出廠單價已經超過七千元,這還是在蚌埠飛機廠沒有加收多少利潤的情況下,價格比D5A戰鬥機貴了一倍。
昂貴的費用加上有限的作戰效能,就是的空軍內部對新式的轟炸機研發沒有太大的決心,反正對於空軍而言現在的B3轟炸機也已經是足以滿足空軍的需求了,至於陳敬雲對空軍要求設計的俯衝轟炸機,空軍在對一架D5A戰鬥機進行改裝並載彈進行了俯衝投彈試驗後,那架D5A轟炸機在俯衝後的拉昇過程中當場解體,導致一名空軍的試飛員犧牲,空軍因此得出結論,目前的飛機結構強度不足以支撐俯衝投彈的需求。而當陳敬雲又提出了試製金屬飛機,甚至告訴他們用鋁來製造飛機的時候,空軍部門這才開始對金屬飛機進行先期研究,而這個前期研究具體表現出來就是建一個鋁廠,畢竟要有了鋁之後才能造金屬飛機,不過現在連鋁廠都還在前期籌備中,要等造出合格的金屬飛機來,已經不是說一兩年時間就可以達到的了。
俯衝轟炸機不行,水平轟炸機效率一般,加上現在的B3轟炸機改進後也能湊合著用,所以空軍方面也就是把主要的資金都投入到了新式戰鬥機和偵察機的研發上面去了。
第五百一十二章 收復外蒙
時間進入到1915年後,德國有感於在西線遲遲不能取得突破和進展,反而傷亡慘重,不得已之下德軍改變了去年的戰略,準備在西線進行戰略防守,而抽調主力部隊前往東線,準備和奧匈一起先把俄國打垮了。
當德軍把戰略重點投到了東線後,俄軍的壓力瞬間爆升,連續從國內腹地以及遠東地區抽調大量兵力奔赴歐洲戰場。
在這種背景下,籌劃已久的鎮壓外蒙叛亂的行動也是正式開展了起來!
南京參謀部。
“黃安源少將的第一騎兵師這數月來已經肅清了大約五千餘人的叛軍,目前已經進駐到庫倫,吳俊升中將的第二騎兵師也已經肅清了東面的近萬叛軍,目前在庫倫以東三百里外,正在急速趕往庫倫中。”郭恆思向著陳敬雲彙報著外蒙叛亂的事務。
陳敬雲聽罷點了點頭:“這幾個月來辛苦他們了!”
陳敬雲的這一句辛苦可不是客氣話,而是事實。實際上在去年青島戰役前後國民軍的兩個騎兵師就已經相繼往外蒙古進軍,也許是當時俄軍在歐洲戰局並沒有太過吃力所以在外蒙古問題上依舊強硬,雖然沒有直接派出軍隊來,但是卻給外蒙古的叛軍送去了大量的軍械,並訓練叛軍對抗國民軍。如此一來國民軍的兩個騎兵師進軍庫倫的過程中除了後勤問題麻煩無比外,還受到了蒙古叛軍的多次阻擊,加上蒙古的廣闊平原裡國民軍的主力步兵部隊也是不好機動,只能依靠那兩個騎兵師獨自作戰,和叛軍前後交戰了數次互有勝敗。而當時國民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瞭如何平定西南叛亂上,所以外蒙方向的進展一直都不大。等國民軍在西南奠定勝局可以抽調部分兵力前往外蒙古的時候,外蒙古已經是暴雪連天,在冬季嚴寒的情況下不但步兵師自身的機動和補給極為困難,甚至連保障前線的兩個騎兵師的後勤都力有不逮。
如此情況下,國民軍也就是暫緩了外蒙攻勢,準備讓前線的兩個騎兵師先休整一段時間,等嚴寒大雪天氣先過去了再說。
又是緩了一個月後,直隸蒙古戰區的第一軍軍長李繼民上將增派了一個步兵師直接進入外蒙古除了保障前線第一騎兵師的補給線外還以碾壓的態勢直奔庫倫,東北戰區的徐鏡清中將也是抽調了馬龍潭的第五十七師從東北方向進入外蒙古東部。也就是原來的第二十五混成旅,1915年的陸軍整編方案中,把所有的混成旅一律改稱步兵師,具體師番號從33排起,比如第25混成旅+32後其番號就變為‘中國陸軍第五十七步兵師’。
空軍方面也是加大了對外蒙古方向的空中偵查,為前線作戰的兩個騎兵師提供了大量的情報,如此情況下黃安源的第一騎兵師和吳俊升的第二騎兵師才是扭轉先前的困局,先後消滅了總數上萬的叛軍。
外蒙的叛軍其實一共也沒有多少,就算是俄國人全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