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1部分

數量。

由於是新式飛機尚沒有完成訓練,甚至連訓練手冊都沒有編寫完畢呢,所以儘管空軍已經裝備了最新式的F3戰鬥機,但短時間內卻沒有把F3戰鬥機派到戰場上的打算。反正現在空軍中裝備的各種F2戰鬥機效能也不差,尤其是後期的兩種改型速度已經是達到了兩百八十公里,甚至空軍中最新式的改型時速已經達到了三百公里以上。加上日‘本空軍以及海航部隊的飛機效能還不如F2呢,所以空軍方面也就沒有對新式飛機的急迫需求,準備先訓練好後,再把新式的F3戰鬥機派到戰場上,反正這一場戰爭哪怕是打的在順利,也不可能短時間內結束。

而按照中國海軍航空兵跟在空軍後頭撿便宜的慣例,中國海軍也已經是把F3戰鬥機確定為下一代的艦載戰鬥機,並開始著手F3戰鬥機的艦載機改裝,空軍方面雖然對海軍的伸手行為嚴重不滿,但是空軍對此也沒有辦法,不過空軍也不吃虧,在發現了海軍中的B6俯衝轟炸機效能優越後,空軍很快也是根據B6俯衝轟炸機改裝出來了B7俯衝轟炸機,主要是拆除了大量上艦所需的裝置以及機體強化,並把這一部分重量挪到了加大航程以及載彈量上。雖然說空軍的主力轟炸機是水平轟炸機,但是也需要俯衝轟炸機這種高精確的轟炸機為前線陸軍提供支援,所以採購了一百多架裝備。

除了這些現役以及準備大規模裝備的飛機外,中國還有大量正在研發中的飛機,比如陳敬雲親口提出研發任務的四發重型轟炸機計劃,又比如空軍提出的新一代戰鬥機計劃,還有空軍提出的新一代雙發轟炸機計劃。

中國空軍的研發計劃始終是不會停止的,要不然空軍每年那麼多軍費還真花不出去。

同時中國海軍航空兵也是意識到一直跟在空軍後頭撿便宜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為雖然都是戰鬥機,但是空軍和海軍的需求是不同的,空軍是效能至上,其他什麼重量,起飛所需的速度都不是問題,反正空軍的地面跑道足夠長。而海軍的艦載戰鬥機除了要考慮效能外,還需要考慮到上艦需求,比如加強起落架,縮短起飛距離,降低入場速度。這也就是為什麼同等技術水平下,艦載機的效能不如陸基飛機新效能的原因所在。海軍中現在裝備的F2戰鬥機各方面的效能都是比空軍的F2戰鬥機略差一些,甚至連海軍自己投資研發的B6俯衝轟炸機的各方面效能也是比空軍改裝後的B7俯衝轟炸機略差一些。

不過哪怕是中國海軍航空兵的飛機效能比空軍的略差一些,但是比起日‘本的飛機要是要強得多,日‘本的飛機雖然很早也開始了自造,但是受限於其國內自身的技術水平一直髮展的較為緩慢,其最早的自造艦載戰鬥機乃是仿製英國一戰後期的出色戰鬥機SE??5A單座單發雙翼木製戰鬥機,日‘本給予的正式編號為十式艦載戰鬥機,也就是所謂的十式艦戰。曾經作為日‘本海軍的主力艦載機參與了1923年的作戰,迎戰當時中國的F2戰鬥機。其效能算得上優越,比當時已經老舊的中國F1戰鬥機吃虧不少,但是和F2戰鬥機比起來還是遠遠不如。

1923年戰爭失敗後,日‘本海軍深感十式艦戰效能落後,所以就是招標了新式飛機,新式飛機的設計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夠對抗中國的F2戰鬥機,日‘本中島重工根據英國的鬥雞式戰鬥機仿製而來的三式戰鬥機贏得了設計指標,並與1927年開始了試飛,去年1929年的時候才開始服役。

三式艦載戰鬥機最高時速為兩百四十公里,雖然載重不多可以達到一千三百公斤左右,但是航程有點悲劇,四百公里都不到。效能比起原型號的中國F2戰鬥機是不如,要知道1927年日‘本三式戰鬥機試飛的時候,那會中國的F2都已經服役了五年,甚至當時中國海空軍都已經開始採購F2戰鬥機的第三種改進機型號F2C型了。

等去年日‘本海軍正式服役三式戰鬥機的時候,中國海軍中服役的F2戰鬥機中的最新改型已經是F2E型了,效能已經和原型相距甚遠,速度已經提高了兩百八十公里每小時,雖然航程略有降低到了七百三十公里,但是依舊遠遠勝過了日‘本的艦載機。

更不用說,中國海軍這個時候已經是開始準備裝備F3戰鬥機,中日戰爭的到來極大的加速了F3戰鬥機的服役速度。

以目前而言,日‘本海軍的艦載機效能上也就是中國空軍1923年左右的水平,如果說1923年兩國的飛機水平只差距了兩三年的話,那麼現在的差距已經擴大到了七八年以上。而在這個平均兩年改進一次,五年就換裝一款新式戰機的年代,七八年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