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式的。直到日本侵佔整個東北之後,一方面把“關東州”教育納入偽滿洲國的管理體系,同時又使它比偽滿的其他地區先走一步,在此地的同化教育得到強化。
建立殖民教育機構和體系
日本佔領旅大後,就開始組建殖民教育統治機構。這正如1941年3月“關東州”廳內務部學務科編印的《關東州的教育》中所說:“自日俄戰爭後,(旅大)歸日本統治以來,作為政治工作的第一步棋,首先全力以赴地致力於教育機構的設定。”日本在旅大的行政機關經歷了關東總督府(1905~1906年)、關東都督府(1906~1919年)、關東廳(1919~1934年)、關東局(1934~1945年)幾個時期。與此相關,日本在旅大的教育行政機構設定經歷瞭如下沿革:1905年6月23日,設定“關東州”民政署,其下設旅順、青泥窪、金州分署,開始掌管教育事宜;1906年8月1日,建立關東都督府,下設民政部與陸軍部,民政部設庶務課學務系,管理教育行政事宜,改大連、旅順、金州為民政署,增設貔子窩、普蘭店兩民政支署,隸屬於民政部。1918年5月,撤消都督府,設關東廳,原陸軍部改為關東軍司令部,直屬日本天皇。從此實行軍政分治,民政部地方課設學務官和視學,第二年,設定學務課並增加視學編制,陸續在廳內和旅順、大連、金州、普蘭店、貔子窩民政署或支署配備了專職視學。1934年12月,於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