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這番話,實在教人遍體生寒,明則是誇獎,暗中卻是居心叵測,只要陛下生出些許猜忌之心,那郝風樓便要碎屍萬段。
其實所有人都聽出瞭解縉的弦外之音,胡儼和金幼孜人等聽了,暗中不由點頭,對解縉愈發佩服。
可是楊榮、楊士奇二人,就未必有這麼輕鬆了,解縉大智若愚,雖然在大勢上,未必比這二人看的清楚,可是論起被人拍人搬磚,卻實在是非同凡響。
今日這解縉能動郝風樓,誰能保證,明日同樣的方法不會用在自己身上。
所以楊榮和楊士奇都是氣定神閒,呼吸均勻,彷彿解縉不過是一句稀鬆平常的話,可是那眸中掠過的厲色卻還是出賣了他們。
閣中陷入了沉默,解縉哂然一笑:“是了,陛下,微臣又想起一件事來。”
解縉相當聰明的開始轉移這個問題,因為他明顯感覺到朱棣的面容一沉,露出不悅之色,這就意味著,郝風樓這個傢伙在朱棣面前,還有幾分份量,斷不可能是三言兩語,就會對郝風樓乃至於整個郝家生出疑心,所以他只是輕輕點撥一下,給朱棣一點印象,便將話題挪開。
解縉笑道:“大食的船隊過兩日就要到達,據聞已到了江口,如今已徵了數千縴夫,松江府那邊,已來了奏報,大抵上也就這幾日功夫,不過據說……”
朱棣的心神已經從交趾那邊拉了回來,解縉的話並沒有在他心中起什麼效果。因為一直以來,郝風樓都和他有私信來往,眼下郝風樓平了叛。本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朱棣不是昏聵之主,當然知道,將在外均有所不受的道理,太祖在的時候,他在北平出塞攻打北元,更知戰機和人心瞬息萬變。根本就容不得奏報。
可是解縉那一番話,終究還在他的心底留下了那麼一丁點的印象,他自是揮之不去想。可是這句話,依舊還是牢牢記在他的心裡。
此刻朱棣笑了,這帶幾分古銅的肌膚舒展開來:“哦?大食人到了?他們到了也好,朕聽說他們身材高大、膚色白皙。唔。和鄭和有些像,鄭和似乎和他們有幾分機緣。”
朱棣露出輕鬆之態,任何人都明白,天子是不願過問交趾的事了,於是都沒有深究,解縉也似是打趣似得道:“是啊,大食人和我們確實不同,說來也怪。據聞這大食人身材高大,面板白皙。可是他們的船工,有不少崑崙奴,這些崑崙奴則是身材矮小,面板黝黑,站在一起,實在教人冷峻不禁。”
他這一說,大家便各自想象,許多人不由笑了。
朱棣道:“崑崙奴朕也看過,太祖在的時候,有藩國入貢,就有許多這樣隨使的奴僕,由此可見,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朕聽說他們是萬里之外來的,想不到這汪洋之外,竟還有人煙,朕倒是想碧波萬里,去瞧瞧新鮮。可惜啊,不成……”解決了交趾,朱棣的心情輕鬆,忍不住開了一句玩笑:“朕若是走了,這便是置江山社稷於不顧,愧對祖宗了。”
眾人便跟著一起笑。
解縉亦是莞爾,道:“還有這麼一件事,微臣聽說,此番大食人的船,當真是巨大,松江知府來報,說是宛如山巒疊起,百艘大船的桅杆林立,如奇峰矗立,微臣便在想,這山一樣的船隻,莫不是有誇大之詞,倒是想隨太子殿下去見識一二。”
朱棣一聽到船,像是觸動到了心事,他抿嘴撫案,沉吟道:“去吧,都去看看,權當是瞧瞧稀罕。”
解縉連忙道:“陛下聖明。”
他的居心自是再明顯不過了,大食人就是他請來的,而大食人的造船技藝,本就處在這個時代的巔峰,早在唐宋時,這些大食人便製造大船,橫行於地中海、印度洋,更有一些大膽的,漂洋過海,來到當時的盛唐,由此可見,這大食人的造船技藝,早已純熟無比。
解縉當然相信,大明也能造出媲美大食船隊的船來,只是可惜,這需要糜費許多時間,同時需要大量的紋銀,無數的人力物力,假若是龍江船廠,有個三五年功夫,或許能成,可是現在不過七八個月功夫,交趾那邊,是必定造不出來的。
這一次,只怕那郝風樓,要倒黴了。
解縉已經將郝風樓視為了對手,再不是等閒視之,若郝風樓還是從前的小人物,他或謝是看那麼幾眼,一巴掌便將此人拍死。可是現在,經過幾次挫折,解縉深深感覺到,收拾郝風樓絕不是一蹴而就,反正他不急,徐徐圖之,就如溫水煮青蛙,待到時機成熟,再一鼓而定。
說到了藩使入貢的事,大家都變得輕鬆起來,不管怎麼說,今年其他的未必順利,可是自陛下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