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中國軍隊正式放棄了南翔以東 蘇州河

我微笑著輕推衛二月的肩膀:“我們家那個快八十歲的祖父都沒你這種想法,你到底是多大年紀了。”

衛二月無奈地聳聳肩:“早和你說過我是活了幾百歲的老妖怪。”她一邊說著一邊還做出張牙舞爪的樣子嚇唬我。

衛二月既然和父母失去了聯絡,身上早已剩不下什麼錢。不過她仍舊十分慷慨地請我吃了一頓豐盛的西式大餐。領班聽說今天是為了給衛二月過生日,很貼心地送上了插著蠟燭的小蛋糕,並且由店裡的白俄樂隊演奏了生日歌,可是食物的品質卻讓人有些不敢恭維了。菲力牛排的肉質疏鬆而塞牙,用衛二月的話來說,那就是“退了休的老黃牛的味兒”;至於咖啡,也不知道加了什麼配料,膩歪的甜味裡還帶著澀。

我苦著臉吐槽:“天哪,這餐品水準也降得太快了。”可聽了餐廳經理的解釋,又覺得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其實在上海的整個淪陷時期,因為物資奇缺而是用代替產品的現象便成了時代的縮影。而這一頓模稜兩可的西式大餐也絕不是我吃過的最難以入口的一頓。

隔壁桌有人正在議論昨天夜裡發生的一件大新聞,這件事我一早就聽到在電臺新聞裡聽說了。可是任憑那些播音員如何的巧舌如簧,天花亂墜的本領還是不如普通的勞動群眾。我沒想到,這件新聞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之下已經成了比“荊軻刺秦”更要悲壯的故事了。

原來,這些天國軍的仗打得並不順暢,在日本人早有預謀的包抄夾擊和海空配合之下,國軍即使是派出了主力中的主力,卻仍舊沒能根本性地扭轉局面。但是與之前丟盔棄甲一般的潰敗不同,這一仗卻打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和凝聚力。

尤其是謝晉元將軍帶領著僅僅一個營的將士死守四行倉庫,更是讓每一個上海市民都熱血澎湃。在人們的印象裡,守衛這座鋼筋水泥堡壘的是“八百壯士”,但事實上擊退了日軍一次又一次進攻的不過四百人而已。

許多市民聽到訊息,不顧日本飛機和槍炮的威脅,紛紛來到隔岸,用高音喇叭和橫幅彩旗支援將士們的浴血奮戰。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女童子軍楊慧敏,因為這些將士們不懼死亡的英勇作為而心潮澎拜久不成眠。她的腦海中突然升起一個念頭:“我要幫助我們勇敢的守軍!”

很多時候,人們想想也就當作是做過了,但楊慧敏不是。她回到住處,將一面國旗緊緊地纏繞在身上,然後沿著四行倉庫外圍的鐵絲網向前匍匐前進。子彈從她的臉龐擦過,留下灼熱的痛感,炮彈在她的身邊爆炸,震得她幾乎喪失了聽覺。但幸運之神奇蹟般地眷顧了她,她竟然順利地穿過了槍林彈雨,把國旗帶到了謝晉元的面前。這面國旗在倉庫的樓頂之上獵獵作響,也成為了中國人不屈不撓地民族精神的體現。

我長長地沉思著,過了許久才道:“真沒想到她這麼勇敢,真希望能和她一樣能為我們的將士們做點實實在在的事。”

衛二月安慰我:“你救活過那麼多計程車兵,並不比那個女童子軍差什麼。只不過你是無名的英雄,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你做過這麼多事而已。”

我想想也是,在戰爭裡能青史留名的永遠只有那幾個人,大多數的人自始至終都會是籍籍無名的。

這個時候,人們都盼望著四行倉庫一戰會是淞滬會戰的“強心針”,從此以後這場戰爭的局勢會被徹底扭轉。而殘酷的現實卻是,這場仗不過是瀕死前的“迴光返照”,孤軍奮戰轟動了整個上海灘,也成為了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個閃光點。在力戰四個晝夜以後,謝晉元將軍奉統帥部的命令,退入公共租界。也就是這一天,日本人強力渡過蘇州河,封鎖南市,中國軍隊正式放棄了南翔以東、蘇州河北岸的全部陣地。

這一天的晚飯全家人都吃的食不知味,大家都不說話,只能間或偶爾聽到幾聲餐具相碰發出的脆響。祖父的喉嚨仍舊不好,時不時發出幾聲怪異的“咕嚕”聲,讓大家原本就緊張的心情變得更加焦灼。父親難得回來吃飯,這給原本就壓抑的氛圍更添了幾分詭異。

過了好一會兒,祖父終於打破了難堪的沉默,他的問題沒有具體指向,但大家都曉得,這話是說給父親聽的:“聽說日本人已經打到了南市,這場仗是不是馬上就要輸了?”

父親明顯十分為難,他定然知道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內幕,但是他的工作性質又決定了很多話並不能夠輕易透露:“爸,戰場上的事情瞬息萬變,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會知道最後的結果。”

這個家庭裡的所有人在戰爭打響後達成了空前的團結,既是出於對生命安全的顧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