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年到正月十五,這一段時間,對於蘇運昌來說,是一陣平靜的日子,也是繁忙的日子,農村裡這段時間正是走躥親戚的時候,近處的親戚,一般會在初五之前走完,但是遠處的親戚,一直要走到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時節。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裡最熱鬧的一個節日,各村各鎮都會組織走鄉花會,扭秧歌的,踩高蹺的,劃旱船的,耍龍燈的、舞獅子的,等等,從這個村,走到那個鎮,你來我往,後面跟著一群一群看熱鬧的人,甚是風光。
只是,如今的年景並不太好,人們玩心也打了折扣,鬧鬧哄哄的過兩天之後,便一切復於平靜,各家各戶應該做什麼的,還是去做什麼了。
倒是那些東洋人,對於通縣民間的花會很感興趣,維持會的會長高長山專門找到附近的幾個村子的村長和自衛隊的隊長們,要求他們每個村子都要表演一個節目,往縣裡葫蘆頭的日本人的炮樓前去耍。
蘇莊出的節目是舞獅子。
兩個大獅子是由四個人,兩兩一個合著舞,兩個小獅子,是由一個人裝扮的,蘇小三成為了舞繡球的人,他的個頭不高,正是少年,也恰恰合適。
其中一個大獅子是由蘇運昌和李虎裝扮的,李虎的力氣大,自然是舞頭,蘇運昌舞尾。
高長山透過關係,找到了一輛大卡車,拉著四村八鎮的花會隊伍來到了縣城,對於這個能夠為日本人表演的機會,並不是每個鄉鎮都能夠得到的,高長山之所以能夠得到縣長的親點,自然還是因為他的大兒子高玉崎的緣故。
葫蘆頭位於通縣舊城城垣的北面,正處在通惠河與北運河的交匯處,因為形狀像是一個葫蘆,所以大家都這麼稱呼。這裡本來是縣城北關的一處碼頭,也是最繁華的一個所在,只是因為地形重要,日本人佔領縣城後,便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又高又大的鋼筋混凝土的炮樓,可以掌控整個北運河與通惠河的水運碼頭,只是這裡也抵近著通縣第一勝景的燃燈古塔。
破敗的城垣與古樸的千年古塔,原本在古老的運河邊相得宜彰,形成了通縣八景之首的古塔凌雲,但是這座日本人所建的巨大炮樓,卻令這處勝景成為了一個敗筆。
蘇運昌之所以願意帶著李虎來到這裡表演,也是想要趁機察看鬼子的這個炮樓,畢竟在平時的時候,這裡是軍事重地,不允許閒雜人等靠近的。
元宵花會熱熱鬧鬧地進行著,前面看臺上,偽縣長如哈巴狗一樣得向毛驢隊長,以及毛驢隊長邊上的日軍中佐介紹著什麼,那些日本人一邊看,一邊滿意地點頭微笑著,蘇運昌認出來,那個日軍中佐正是在通縣駐紮著的日軍大隊裡的最高長官,叫作犬養三男。
當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便是連蘇運昌也笑了起來,如今在縣城裡,這個狗孃養的大隊長才是最大的官,便是毛驢隊長,充其量也只是與之相當,也不過是一箇中佐的軍銜。
對於這一次通縣縣城所舉辦的元宵燈會,偽政府十分重視,為了表示中日親和,北平那邊的日軍警備司令部,還特地派來了幾個代表,與偽政府的一名高.官前來,並且還著記者和攝影師隨行報道和拍照。
曾有一段時間,看到看臺上那些漢奸與鬼子親密地交頭結耳的樣子,蘇運昌真得恨不把手雷丟到那些人群中間,炸死這些傢伙,但是他也知道,如此一來,他連累的可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他們這些十里八鄉的鄉親也一定會跟著遭殃的。
在舞獅子的時候,李虎也曾如此衝動過,他舞著獅子頭,特意地晃盪到了看臺的近前,一隻手在獅子披衣下就要掏自己的褲兜,扶著他腰部,躬身在披衣之下的蘇運昌馬上明白了什麼,一把將他的手按住,低低地道:“不要亂來!”藉著微弱的亮光,他看到了李虎的褲兜鼓鼓囊囊的,顯然是裝著了什麼東西。他馬上又想到早上來的時候,李虎曾出了門,又返回到了屋子裡,一定是把他的那枚手雷揣了出來。
只是,大家都穿著舞獅服,本身就十分寬大,也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褲兜。
也正是因為蘇運昌的提醒,令李虎強壓著心頭的衝動,從獅子頭的一張一合的大嘴中,他看到了一個鬼子少佐興奮地走過來,摸著他的獅子頭,再定睛看時,正是那個叫作龜田宗俊的憲兵隊少佐。
他迅速地退到了後面的場地中,心裡卻在想著,要是被龜田看到了他的真面目,或許把他認出來呢?
蘇小三舉著繡球就地翻了兩個跟頭,在鑼鼓的節奏之下,跑到了李虎的獅頭之前,李虎向上一躍,蘇運昌順勢抱住了他的腰,將他放到了梅花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