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廟的動員會也不知是什麼情況,一直到天黑下去,林國斌還沒有回來。
下班前牛莉放心不下,便讓高明啟過去瞧瞧。
“三兒,你就在門口看看是個什麼進展,有訊息就趕緊回來跟我說。”
開會的地方距離很近,高明啟一路小跑就來到魯班廟。
廟門口高高地懸掛起照燈,燈光照耀下廟門口的空地上烏壓壓坐滿了人,雖然天氣十分寒冷,可是現場的氣氛卻極為熱鬧。
外圍也站了一圈看熱鬧的群眾,高明啟拍了拍前面人的肩膀。
“勞駕,現在大會進行到什麼步驟了,怎麼還不散會?”
“估摸著快了吧,眼瞅著就審計完了。”
在燈光下面,兩個戴著厚厚眼鏡框的中年女人正啪啦啪啦撥動著算盤,她們的手邊放著厚厚一沓賬冊。
聽他解釋說,為了解開人們心裡的疑惑,大會組織方下午專門帶來兩個會計,現場給眾人演示如何審計公私合營中商戶的賬目財產,也是今後魯班館衚衕執行的標準。
就連審計的店鋪,也是從現場參會的私營業主中挑選出來,其中有意向參與公私合營的商鋪。
所以下午的會議才會進行的如此緩慢,一直到夜幕降臨。氣溫漸漸降下來,可是所有人的興致勃勃地等候著。
因為現場人員嘈雜,燈光只能照亮會計所在的範圍,高明啟巡視了兩圈,也沒有找到大師兄林國斌所在的位置。
黑乎乎的一片人頭,根本分辨不出哪個是林國斌。
不過看這裡沒什麼問題,高明啟趕緊回了木器店,把魯班廟的事情都告訴牛莉,讓她安心。
牛莉聽聞後總算放下心,此時關勝達已經把板子上了,關好店門,兩人就下班回家了。
等高明啟回到家裡時,老高已經做好了飯。
“快洗洗手,馬上就吃飯了。”
老高拎起暖壺,往臉盆裡面兌了點水讓高明啟暖手,他放下暖壺就去掀鍋盛飯。
今天他弄了個南瓜,熬米湯的時候,往裡面切了幾塊。南瓜熬得爛爛糊糊,已經化成了絲絮狀,入口有一股淡淡的甜味。
在這寒冷的季節裡,喝一口熱乎乎的甜粥,不僅胃裡舒服,整個人都感覺暖化了。
吃完了飯還不能休息,高明啟伏在桌案上,拿著鉛筆開始繪畫。
並不是畫連環畫,而是設計出一個衣櫃的樣式。
在他的筆尖下,簡單幾筆就勾勒出一個這個年代流行的衣櫃樣式。
他並沒有把後世的衣櫃樣式照搬過來,而是參考了關勝達的那個衣櫃,不過沒那麼精細,旨在簡單實用。
衣櫃整體呈長方形,分成三層結構。最上面是一個揭蓋的箱子,開啟後一體的空間能夠存放被褥這些大件。中間一層則是一米多高的雙開門,拉開了中間是一道隔板,左右各是雙層結構,能放不少東西。
至於最下層,高明啟設計了兩個並排的抽屜,可以收納一些小物件。這種衣櫃樣式是如今最常見的設計,美觀大方,經濟實用。
高明啟還準備在衣櫃上刻些雕花紋理,然後再進行塗漆處理,作為第一次獨立製作傢俱,做工上他絕對會不遺餘力做到最好。
刪刪改改,總算畫好了衣櫃的裡外樣式,還算出了大概要用的木料。考慮到給鄰居省錢,高明啟基本上沒有多算木料,最後在最下面寫下來料錢和工錢。
高明啟拿著圖紙上下打量了一番,就出門往鄰居老王家去了。
找他訂做傢俱的老王是後院的一戶人家,老兩口總共仨孩子,兩個小子一個閨女。
二小子和小閨女早就結婚搬了出去,只有老大從小就出去幹雜活補貼家用,一直沒有說媳婦。
記得老王找過來的時候,提及自己的大兒子,臉上就帶著一絲虧欠的神色。
“我家老大打小就跟著我們吃苦,以前日子不太平,家裡連個正經營生也沒有,有啥吃的用的得先緊著他弟弟妹妹,老大還得跟著我出去幹雜活。
後來日子一點點好了,弟弟妹妹都成家了,娶媳婦嫁閨女,兩人幾乎是掏光了家底。可是老大幹的活比較埋汰,一直說不上媳婦。如今終於能娶媳婦了,我跟老伴兒就想著給他做個好點的傢俱,總不能讓新媳婦進家了看不起。”
老王說的誠誠懇懇,希望給兒子準備一副好的衣櫃,但是市面上買的成品衣櫃價格實在太貴,便求在高明啟處,希望他能幫忙找些便宜的木料。
正是因為如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