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啟排了差不多七八分鐘的隊,終於領到了屬於自家的糧票,他和爺爺都是每人30斤的定量。
這些糧票已經足夠他們倆人使用,老高平時吃的就少,高明啟這邊就算出師了,木器店到了中午還管一頓飯,能省不少。
剛領完糧票還沒來出院子,閻埠貴就找上門來,他想要高明啟家換一些糧票。
其實就是想用細糧換點粗糧,他們家孩子多,為了讓家裡的孩子吃飽,他們只能少吃甚至不吃細糧,多換些粗糧。
而且還會到糧站或者郊區的農村換紅薯,一斤粗糧票差不多可換4、5斤紅薯,雖然吃多了胃受不了,但這年代吃飽肚子才是第一位。
不過高明啟沒有答應給他換,他還要留著給李大勇家,鄰居和自己兄弟之間他還是分得清。
“閻老師,您等我爺爺回來跟他說吧,我也不知道家裡糧票用量,換多換少了都不合適。”
“行,行,那我就晚點再來。”
高明啟上班前,到衚衕口修車鋪和爺爺說了這件事,老高琢磨了會兒,說道:“這事你甭管了,我心裡有數。”
和爺爺說完了事情,高明啟沒有直接去上班,而是來到後邊衚衕的李大勇家。
“大勇,大勇,收拾好了不。”
“來嘍!”
李大勇的聲音從院子裡傳了出來,緊接著他和李清抬著三輪車來到衚衕裡。
這爺倆準備跟著高明啟前往鴻興號木器店,今天有一批傢俱要送到客人店裡面,反正都要用到三輪車,高明啟索性同牛莉說好,讓李大勇他們來運送。
李大勇前面蹬著三輪車跟高明啟往木器店走,李清半路上拐到朋友家裡又借了一輛板車,他早就問清了木器店所在的衚衕,常年在北平城裡蹬三輪,李清就算是閉著眼也能找到地方。
“大勇,你家領到糧票了吧。”
“領啦,領好了,這不我娘還催著我下午去買點糧食回來。”
“等回頭去家裡,我給你兌點糧票,你也知道我家以前南方人,我爺爺就喜歡吃大米。”
李大勇明白高明啟的意思,點頭應道:“成。”
兩人說著話,就到了木器店。
今天到了稍晚一些,木器店已經開門。剛進店裡,高明啟就聽到了一個好訊息,關勝達準備這個週末帶物件上門商定婚事。
上個禮拜六他休息一天,就是和劉瑞會面。兩人透過兩次見面和數次通訊,基本上了解了對方的情況,於是便定下這個月底登門見一見雙方的父母。
“恭喜啦師兄,等著喝你的喜酒。”
關勝達美得不行,今天第一個來到木器店,就是為了把這個喜訊分享給所有人。
“莉姐,這是我發小兒大勇,等會兒他爹過來一塊去給絲綢店送傢俱。”
身後的李大勇見到牛莉,跟著恭敬地叫了聲莉姐。
“嗬!你這兄弟個頭真不小。”
的確,李大勇身高得有一米八五往上,在這個年代就算是在北方也是少有的大高個。
過了不多時,李清又蹬了一輛板車來到木器店門口,他們爺倆就在牛莉的指揮下把一應傢俱搬到車上固定好。
“李師傅,您知道前門西河沿街那塊有個絲綢店不,叫雪茹絲綢店。”
“知道,以前往那送過貨。”
“這就好了,勞煩您給送到那去。”
臨走之前,牛莉好像想起了什麼,又吩咐了幾句,“對了,他們店裡的老闆最近正鬧離婚,你們留著點神,別招惹上了麻煩。”
“行,您就放心吧,明啟給介紹的活,咱肯定給您辦的漂亮穩當。”
目送李家爺倆蹬三輪遠去,高明啟轉過頭向牛莉道謝,“莉姐多謝了。”
“客氣啥,都是自家人。再說了我看著李家這父子倆老實靠譜,以後有啥活找他們也放心。”
完了又拍了拍高明啟的肩膀,“不錯明啟,和你這兄弟好好處,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你們家人丁少,有這麼個兄弟在,不怕被別人欺負了。”
這話說的實在,高明啟自從和李大勇結識之後,的確少了許多欺負。
“姐,我去幹活了。”
回到小院裡面,關勝達還在說著他和物件約會的事,言語間已經開始暢談未來結婚的生活。
好的事情似乎能夠相互傳遞,二師兄的喜事給高明啟帶來了好運,今天他等了一天,也沒有等到空間出現新的光球。
果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