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俊傑不急著動筆,他要構思一番,現在就是考驗他寫小作文的能力了。
一個優秀的讀書人可不單單隻會背幾頁書,能考上秀才的,哪一個不是學識淵博?只不過是受於當時的環境,眼界只能看到這麼點,所以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回頭看,才會覺得以前的讀書人迂腐。
就好比我們現在回頭看看小時候做的事情,是不是覺得有些幼稚或尷尬,都是一個理。
還有人說科舉取士是封建糟粕,但你們卻不知道,如果沒有科舉,普通人根本難有出頭日,科舉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制度,從民間選拔官員,跨階層流動,不至於讓權力都掌握在貴族手中,存在一千多年的制度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只不過是這套制度不適合現在罷了。
要解策論題,就要結合現在朝廷的基本情況,有論點有論據,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寫上去。這就能看出上書院學習和自學的差距了。
上書院學習,夫子會給你講現在大環境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政策,那裡那裡又發生什麼事等等,自學就只能靠自己摸索,閉門造車,啥都靠自己想像,除非你是世家子弟,從小見多識廣,否則你很難有優勢,這也就是農門難出貴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任俊傑這段時間以來,對大魏已經很瞭解得很清楚了,課堂上山長也經常講過。
現在大魏建國六十三年,正是國力強盛之時,經過三代帝王的修養生息,現在大部分地區百姓都安居樂業,除了開國初打的兩個大仗外,這些年沒啥大的戰爭,但邊境摩擦小事還是有的。
大魏在休養生息的同時,北方的大遼也是虎視眈眈著,不過前些年東北女真部落的強勢崛起,打破了兩個大國的對立,現在國際上的關係很是微妙。
女真部落原本是臣服於大遼的,但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女真反了,還建立了帝國“大金”,自此,大遼多了一個頭疼的敵人大金。
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大金現在對於大魏的態度,至少還是友好的。
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正史中的北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緊接著,王博超又笑道“看子鴻兄滿臉喜氣,這是有什麼好事?”
任俊傑放下箱籠,坐了下來,擺擺手笑道“誒,哪有什麼好事?沒事沒事”
王博超瞥了一眼,笑了笑說道“莫非是下午能見到嫂子而高興?”
“誒,小孩子懂什麼,看書看書”
“呵,說的好像你比我多大似的,子鴻兄還是一如既往的厚顏無恥”
“多話”
不一會,書院的鐘聲響起。
鄭章知拿著一疊卷子悠哉悠哉的走了進來。
眾學子見狀,紛紛站起身來,作揖一禮“山長好”。
鄭章知微微點頭,還了一禮“坐下”
眾學子坐下來後,鄭章知緩緩說道“現在開始季考,將卷子傳下去吧。”說著,鄭章知將卷子遞給了前排的學子。
當任俊傑拿到卷子後,簡單的掃了一眼,10道帖經題,5道墨義題,還有一篇策論。
鄭章知坐在書案前,清了清嗓子,說道“午時四刻(12點)一到就收卷,動筆吧”
平時11點就下課,今天是季考,所以才延長了下課時間。
“是,山長..”眾學子紛紛應了一聲。
季考比月考還要嚴格,因為這是關係到書院班級的升降,如果兩次季考都不及格,那就得降級,如果拿到了甲等,那就可以升級,不過在甲班已經升無可升了,大傢伙只要拿到甲等乙等就能保持不被降級。
任俊傑打算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跟正規科舉考試一樣,先在草稿紙寫答案,後面再謄抄在卷子上。
任俊傑打算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
首先是10道帖經題,這帖經題其實就是類似現在的填空題,也就是在四書五經裡挑一段話,讓你接下一句話,就這樣。
其實說來說去,考科舉都離不開四書五經,只要你能背熟了,那拿個童生肯定是沒問題的,再往上就要考你的策論時文了。
第一道題: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
任俊傑答: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比也。
第二道題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
任俊傑答: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第三道題: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任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