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老樣子,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
任俊傑拿出草稿紙,看著卷子,開始做了起來,首先是5道帖經題。
第一道題: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任俊傑答: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第二道題: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
任俊傑答: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惟聖者能之。
“...”
第五道題:凡學之道,嚴師為難。
任俊傑答: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任俊傑將5道帖經題做完後,沒過多耽誤,接著做起了3道墨義題。
第一道題: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任俊傑答:對,主於義,則信果在其中矣。主於信果,則未必合義。謹對。
“...”
第三道題: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任俊傑答:對,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謹對。
任俊傑揮揮灑灑的將帖經題和墨義題都給做好了,現在時間還早,接下來就是策論題了。
今天的策論題目是:創業與守成孰難?
任俊傑看著題目愣了愣,這句話好熟悉,好像之前有看到過。
想了一會後,任俊傑明白了,熟讀歷史的他,以前在查閱史料時有看過。
原文是:上問侍臣“創業與守成孰難?”
房玄齡曰“草昧之初,與群雄並起角力而後臣之,創業難矣”
魏徵對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於艱難,失之於安逸,守成難矣”
上曰“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徵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這個“上”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意思是,貞觀年間,太宗皇帝經常與大臣討論創業守成問題,一天,他問房玄齡與魏徵等人“打天下與守天下那個難?”
房玄齡說“天下大亂時,群雄並起,攻城略地,戰爭激烈,創業的艱難是顯而易見的”
魏徵不同意這個說法,並說“歷代君主,哪個不是在艱難時得到權力,而在安逸時失去權力,是守成難”
唐太宗說“玄齡與我共同奪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所以知道創業的艱難,而魏徵與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害怕驕奢從富貴生成,禍亂從疏忽中成成,所以知道守成的艱難,但創業之難現在已經過去了,眼下守成的困難,才是各位大臣必須謹慎對待的”
正所謂,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大傢伙都清楚這個道理,但為何還會出這道題呢?
既然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所以這道題才顯得更難,就看你能不能寫出花樣來了,任俊傑暗暗想著。
任俊傑知道,大魏的開國皇帝在登基後,就定下了一個基本國策,相當於祖訓,督促後世之君都要遵循著這個國策,現在還一直遵循著,也就是重文重武,重農重商,兩邊都得保持平衡。
歷史上強大的朝代有秦漢隋唐等,這些朝代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強大的時候,都是文武並重。
如果有一方偏重,那長久以往可就會出問題,比如中後期的唐朝,就是太過重武才滅亡的,前期的唐朝是文武並重,才出現了唐朝盛世。
所以這道題,要寫出花樣來,任俊傑就覺得要從文武並重入手。
自古創業以武,守成以文,不過任俊傑卻覺得和平盛世更需要武,因為外面還有很多虎視眈眈的敵人,隨時都有咬你一口的危險,不可不防,輕武的話,只會是肥美的俎上魚肉。
既然守成難,那就要多注意文武兩方平衡,不可武受制於文,這是所有朝代後期容易出現的通病,讓一個不通軍事的文官上前線指揮,這不是扯蛋嗎?還有朝廷卡前線軍糧的等等。
文官在朝堂上打嘴炮,敲鍵盤,武將則是在前線苦哈哈的等著救命軍糧,最終錯過有利戰機,這是太過於重文的後果。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重武的話,那又容易出現擁兵自重,威脅朝廷的統治,嚴重的話,可能就會叛變,安史之亂不就是嗎?所以凡事都要有個度。
在這裡,任俊傑就不得不佩服大魏開國皇帝的高瞻遠矚還有他那雷霆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