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瞭解中國的軍事現狀。作為印度國防安全的“股東”,印度國防力量有責任瞭解解放軍職能、戰備以及其在亞太地區的“控制”能力。軍事外交將為這種資訊獲取提供便利。

其二,軍事外交可能會減輕印度對受到中國與巴基斯坦“兩面夾擊”的恐懼心理。1999年印巴卡吉爾衝突期間,可能正是因為印度透過建立信任措施改善了與中國的關係,才使北京不至於和巴基斯坦公開站到同一陣線。

其三,中印軍事外交為印度“透過談判解決棘手的邊境問題”提供了喘息的空間與信心。曠日持久卻沒有結果的談判通常會挑戰決策者以及公眾的耐心,但相對和平的邊境也會使雙方外交官討論這些問題時不必受到外部制約因素的影響。

其四,軍事外交使雙方能夠擺脫對抗的負擔,集中精力開發各自成為亞洲安全架構中重要參與者的潛能。中印已明確分享恐怖主義、海盜、販毒、非法軍火貿易、海上通道安全與人道主義援助等資訊與技術專長。在討論這些問題時,兩國願意在香格里拉對話與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會議)等多邊軍事外交平臺中合作。

戰略性侷限

不過,雖然軍事外交的確帶來了一些好處,但庫馬爾·辛格仍然對其戰略作用持保留觀點,即期望由這種方式從根本上改變兩國關係中的不穩定因素是不現實的。他分析認為,首先,軍事外交只是為諸如政治與外交使節團等其他手段提供進一步解決相關問題的融洽氣氛。

其次,除了近期與美國的一系列接觸外,與中國的軍事外交相比,印度的軍事外交相形失色——中國幾乎與所有的國家建立了軍事聯絡。造成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與中國不同,印度由文官掌權的軍事外交決策過程相對冗繁,在此過程中軍事機構很難起到決定性作用。

第三,兩國軍事外交的程度與範圍是有限的,到目前為止仍未超出象徵意義。儘管它們都是核大國,但它們並沒有透過高層間的相互接觸制定防止核危機的體制安排。此外,中國對印度與諸如美國、日本甚至新加坡等軍隊間的關係持謹慎態度。

第四,中印邊界問題過於龐大與複雜,軍事外交不可能通盤處理。目前邊界問題聯合工作小組——該小組負責提出兩國共同認可的實際控制線走向地圖——仍然未解決中部地區的爭議,更為棘手的東部與西部邊界問題就更不用說了。

第五,兩國軍隊的相互“越境”事件仍時有發生。這主要歸因於雙方對控制線的不同理解,也有時候是因為地面部隊的混淆,尤其是在駐守部隊發生變化,新部隊剛剛到防的時候。。 最好的txt下載網

軍事外交,中印關係的新槓桿(3)

軍事現代化的優先權

就在中印軍事交流日益升溫的同時,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世界諸國也開始關心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戰略意圖。解放軍陸海空軍與空間力量的增長與職能證明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成功。對此,庫馬爾·辛格的所謂“中國威脅”視角與其他西方保守學者並無明顯不同,他在文章中向印度政府發出警告:雖然新德里非常清楚中國軍事現代化對印度國防安全有何影響,但它的國防裝備卻仍非常陳舊。

庫馬爾·辛格還指出,毫無疑問中國會將最精銳的兵力集中在東部應對日本與臺灣問題,但其調動軍隊的能力要比印度強。儘管印度在1962年衝突中失敗,但新德里的戰爭理論至今仍然不現實,太過自信,輕視對手。中國海上力量的增長趨勢尤其明顯,這對其鞏固在亞太地區的優勢地位至關重要。而對於新德里而言,中國區域影響的擴大無疑會刺激來自印度方面的競爭。

庫馬爾·辛格認為軍事外交仍然不能解決印度面臨的安全困境,並武斷的認為面對尚未解決的邊境糾紛,不能排除兩國未來在特定環境下選擇透過軍事手段解決棘手的政治問題。這位印度學者甚至毫無根據的想像所謂“解放軍對印戰略戰法”,指出:一旦爆發戰爭,中國可以選擇進攻連通春丕河谷與孟加拉國的西里古裡走廊、比哈爾邦與UP邦之間的平原,或在馬六甲海峽封鎖印度。即便是中印不爆發全面戰爭,中國也能夠透過其在緬甸沿海的活動,限制印度的實力與影響。

庫馬爾·辛格對印度在其幻想中的“中印戰爭”中的結局相當悲觀。他在文中“告誡”印度政府,印度必需避免與中國發生正面衝突。為此印度應該把側重點放在建立信任措施之上,努力在兩國間建立更多的互動平臺與溝通渠道。印度正處於經濟高速增長的關鍵時期,所以在接下來的20…25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