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年拿起武器,兩年後,巴爾幹各國結成一個聯盟,反對土耳其人。其時,義大利也已於1911年侵入非洲的的黎波里塔尼亞地區。因而,直到1914年青年土耳其黨決定與同盟國共命運以前,他們發現自己幾乎不斷地處於交戰狀態。
顯而易見,土耳其人為適應於西方而作的努力證明是異常無效的。因為宗教傳統和歷史傳統,他們比俄國人更不受西方的影響,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們最後更易受到西方的攻擊。他們沒有發展起自己的工業,因此。他們的軍隊除一直依靠西方的指導者外,還一直依賴於西方的武器。實際上,奧斯曼帝國本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因為諸強國的相沖突的利益和政策而不是因為它自己的力量。它的倖存不應掩蓋以下事實:這帝國僅僅經西方的勉強同意才生存下來,它在政治團結、經濟發展和軍事力量方面們毫無希望地不如西方。
三、阿拉伯人
阿拉伯諸民族同巴爾幹基督教徒一樣,受到奧斯曼的統治達四個世紀。他們並不象巴爾幹基督教徒那樣認為這種統治是一種沉重的外來枷鎖。首先,早期的奧斯曼的行政管理是有效的、通常可接受的。阿拉伯人如同穆斯林那樣,用西方的神權政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