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用奴隸的血凝成的。豪華的宅第、奢侈的生活、穿特殊制服的僕人都是財富的產物,而這種財富是用被布里斯托爾商人們買賣的奴隸的苦難和呻吟製成的。〃比奴隸貿易本身更有利可圖的是由奴隸勞動力經營的甘蔗種植園。西印度群島的甘蔗種植園主是當時的巨頭,只有以往在印度發了財的〃大富翁〃能與他們相比。這些人揮霍無度、開銷驚人,但是從長遠的觀點看來,更值得注意的是幾個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黎凡特公司、非洲公司和其他各式各樣的公司如莫斯科公司、哈得孫灣公司以及南北美洲的種種陸上殖民地公司的生利的收益。
正是這一商業革命引起了被稱為資本主義的生氣勃勃的、擴張型的社會。在這社會中,〃要求利潤的慾望成了起推動作用的動機……人們透過各種複雜的、往往是間接的方法,將大筆大筆積聚起來的資本用於謀取利潤。〃以往在中世紀期間,一個人若試圖去賺得比保持在他生來就有的生活地位中舒適地生活所必需的更多的錢,會被認為是邪惡的。但是,隨著商業革命的到來,渴望得到財富的精神出現於經濟事業的各個方面。在商業上,有著固定價格和固定利潤的商業公會被試圖為其股東獲得可能的最高收益的合股公司所取代。在工業上,對質量、生產方式和利潤有著許多規定的手藝行會被實行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的中間商所掃除。在金融上,中世紀教會對高利貸的種種禁令被提供貸款、出售匯票和提供其他許多金融服務的大銀行所忽視。
所有這些現象在中世紀後期是新生的,但是,商業革命大大地促進了它們。1500年以後,資本主義的各種制度和精神迅速地發展起來。當然,那些世紀中的資本主義完全不同於今天的資本主義。由於商業事業比工業或農業更加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組織起來,這種較早的資本主義形式通常稱為商業資本主義。然而,不管給16至17世紀期間盛行於歐洲的經濟制度以什麼名稱,重要的一點是,它是生氣勃勃的、富有擴張性的。資本家在其不斷的、要求利潤的運動中,將其活動範圍擴充套件到整個世界。這樣做時,資本家多方面地促進了工業革命的到來,也促進了歐洲的世界經濟霸權的建立。
二、為什麼工業革命會在它實際開始的那個地方開始
工業革命首先開始於英國。這是個極重要的歷史事實,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19世紀時英國對世界事務起首要作用的原因。因此,為什麼工業革命會在它實際開始的那個地方開始這一問題遠不僅僅具有學術上的探討價值。
如果排除那些由於某種原因而未能引起工業革命的國家,這問題也許可簡單化。義大利曾在經濟上居營位,但是,隨著地理大發現、隨著主要的商船航線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它落後了。西班牙16世紀時在經濟上佔優勢,但是,由於前面已提到的種種原因,它後來敗給了西北部國家。荷蘭在17世紀時享有其黃金時代,但是,它缺乏機器生產所必需的原料、勞動力資源和水力。中歐和東歐各國沒受到商業革命的什麼影響,因而未發展起工業化所必需的專門技術、貿易市場和資本儲備。
於是,僅剩下法國和英國為可能的領導者;這兩者中,英國具有使它能遠選領先於其對手的某些有利條件。例如,在商業方面,1763年時這兩個國家大致不相上下,或者,如果有區別的話,法國稍微領先些。但是,法國擁有三倍於英國的人口。法國還因1763年時被逐出加拿大和印度而在對外貿易中失利。此外,獨立戰爭和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艦隊的封鎖使法國的貿易值下降到1788年時的一半左右,這一降低直到1825年才恢復到原有水平。
英國享有的另一重要的有利條件是,它早已在基本的採煤工業和鍊鐵工業中領先。由於英國的儲存林正被耗盡,它很早就開始用煤作燃料,利用煤末冶煉鐵。到1789年法國革命時,英國每年大約生產1,00O萬噸煤,而法國僅生產70萬噸煤。當時有位詩人已意識到這種無限的動力之源對英國工業的意義,他寫道:
英國是個完美的世界!它還擁有東印度群島!
修正你們的地圖吧!新的城堡是秘魯。
英國還率先發展起高爐;這種高爐迥然不同於舊時的熔鐵爐,能成批生產鐵。1780年,英國的鐵產量是法國的三分之一,到184O年,卻是法國的三倍多。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英國正在生產被大規模消費的、其需求量又大又穩定的商品方面向前推進,而法國則更專門地生產其需求量有限且不穩定的奢侈品。可能伏爾泰已想到了這一點,他在1735年寫道,〃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