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當然的,因而,其極為巨大的意義也被普遍忽視。在直至1763年為止的這一時期中,所出現的情況是,歐洲人提出要求說大片大片新地區應歸他們佔有;在後面一世紀中,他們佔據了這些地區——不僅是南北美洲,而且還有西伯利亞和澳大利亞。如果設想一下,那時最先到達並拓居人口稀少的大陸的是中國人而非歐洲人,那麼,這種從根本上重新繪製世界種族圖的意義便可得到估計。假使那樣的話,如今中國人佔世界總人口的比例大概會更接近於四分之三而不是現在的四分之一。

人類諸種族的混合必然伴隨以動植物的相應的混合。除了少數無關緊要的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動植物都是由史前時期世界各地區的人們馴化出來的。它們從各自發源地向外的傳播一直緩慢地進行到1500年;這時,它們開始由橫跨地球的人們在各大陸中間來回移植。各種圈養的動物,尤其是馬、牛和羊,是東半球的一個重要貢獻。美洲大陸投有可與之媲美的動物,那裡的美洲駝和羊駝價值較小。東半球的穀類植物也很重要,特別是小麥、黑麥、燕麥和大麥。西班牙人是果園愛好者,除了給美洲帶來橄欖樹和歐洲葡萄樹外,還帶來了種類繁多的水果。在早期的拉丁美洲,幾乎所有的傳教機構和高大住宅的周圍都有一個照料這些歐洲輸入物的、帶圍牆的果園。

作為回報,美洲印第安人貢獻出非常豐富的糧食作物,特別是玉米和馬鈴薯,此外還有木薯、番茄、鱷梨、白薯、花生以及若干品種的蠶豆、南瓜和筍瓜。可可樹是美洲的另一種土生植物,阿茲特克人和馬雅人曾用可可豆製成使征服者喜歡的巧克力飲料。這些印第安植物非常重要,今天,世界生產的全部肥料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供它們用的。

除這些糧食作物之外,美洲印第安人還培植了兩種主要的經濟作物:菸草和棉花。印第安人很早就已以今日所知道的各種形式——菸斗、雪茄煙、用玉米苞皮捲成的香菸、鼻菸——吸用菸草。菸草迅速地從美洲大陸傳播到全世界,而且在這過程中,還有幾種新品種給培植出來,通常所說的地中海東部的土耳其菸草就是其中一例;現在,這種菸草又被傳回到美洲大陸。各種棉花在1500年以前就已為東半球和美洲的人們所知道,但是,今日的商品棉花多半來源於印第安人馴化的棉花品種。此外,還值得注意的是在現代藥物學上佔有顯著地位的幾種美洲土生藥材,尤其是制可卡因和奴佛卡因用的古柯葉、制麻醉劑用的箭毒、提取奎寧用的金雞納樹皮、制鎮痛劑用的曼陀羅以及制輕瀉劑用的藥鼠李。

當然,動植物的交換並不限於歐亞大陸和南北美洲之間。整個世界曾捲入這種交換,澳大利亞的情況明顯地說明了這一點;澳大利亞現今是諸如羊毛、羊肉、牛肉和小麥之類初級產品的世界主要輸出者,而所有這些農牧產品都來源於從外界移入的物種。盛產橡膠、咖啡、茶葉和菸草的印度尼西亞與盛產蔗糖和菠蘿的夏威夷的情況也是如此。

三、全球性的經濟關係

到18世紀的後一段時期,規模巨大的洲際貿易已在歷史上首次發展起來。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義大利商人已在歐亞大陸一地區和另一地區之間販運大部分奢侈品——香料、絲綢、寶石和香精。到18世紀末葉,這種有限的奢侈品貿易由於新的、體積龐大的必需品的交換而轉變為大規模貿易。大西洋貿易的情況尤其如此,因為美洲種植園為供應歐洲,先生產了大量菸草和蔗糖,以後又生產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這種種植園實行單一經營,所以它們進口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包括穀物、魚、布匹和金屬產品。它們還必須輸入勞動力,從而,導致繁榮一時的三角貿易:歐洲的朗姆酒、布匹、槍炮及其他金屬產品給運到非洲,非洲的奴隸給運到美洲,美洲的蔗糖、菸草和金銀給運到歐洲。

這一時代新的、大規模的全球性貿易的另一重要方面在西歐與東歐之間。這裡,西歐又得到種種原料,尤其是做麵包用的穀物;由於人口增加和大量可耕地轉變為牧場,穀物的需要量很大。在從事波羅的海谷物貿易的主要港口但澤,黑麥、大麥和燕麥的價格在1550至1600年間分別上漲了247%、187%和185%。這種情況促使穀物及其他原料的出口量大大增加,因此,波蘭和匈牙利銷往西方的出口商品的價格在這數十年間通常兩倍於進口商品的價格。波蘭、匈牙利、俄國,最後還有巴爾幹半島各國,得到了紡織品、武器、金屬產品以及殖民地商品;作為回報,它們提供了穀物、牛、獸皮、船用補給品和亞麻。它們還提供毛皮;毛皮是西伯利亞的俄羅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