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人之心了,可同時又對南宮炳以後的命運感到惋惜。如果沒有這檔子事,這個人的未來定會不可限量。只可惜被情所誤,走上了一條沒有未來的路。
一旁的獨孤娉婷這會兒也有些哭笑不得了,原來,所謂的蕭國南下與北境之亂,到頭來不過是雙方為了爭奪那筆寶藏而鬧出來的誤會罷了。蕭國不甘心這筆天賜的寶藏被聖朝輕而易舉地拿走,於是調集大軍,想要威脅北境邊軍,好分得一口湯;北境邊軍與金山關之所以對蕭國的舉動沒有反應,就是相信蕭國不敢隨意動手,只需要保護好那筆寶藏就行了;至於蕭國那些“消失”的金銀匠人,他們都是拿了南宮炳的銀子,到邊境來幫忙改造這筆天賜的金銀珠寶來了;還有最讓人迷惑的北境邊軍斥候,他們則是奉了南宮炳的命令,在那些金銀匠人將這筆寶藏改造完成之前,他們不得將北境發現寶藏的事洩露出去。
由於有聖旨的存在,再加上南宮炳在一旁幫忙,趙烈接管北境邊軍的事進行得非常順利。並且為了不白跑這一趟,趙烈親率邊軍,帶著運來的新式軍備,直接來到了發現寶藏的地方,果然在對面的山腳下見到了那些不情不願的蕭國人,他也不囉唆,說了一句“邊軍奉命演練,閒人迴避”之後,便命親衛架起連弩,有針對性地隨意射了一通。
北境邊軍和蕭國軍隊都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厲害的弩箭,雙方一開始都有些被驚到,等到反應過來後,北境邊軍喜出望外,蕭國軍隊慘叫連連。雖說現在還沒到正式開啟國戰的時候,但就像趙烈離京前,趙真跟他說的一樣,一直被動的防守終究不是上策,如今有了新式軍備,也該拿出來試試水。效果好的話,會讓邊境少很多麻煩。趙烈深以為然,再加上剛好有蕭國軍隊做實驗,他自然要“奉旨”試水了。好在成效不錯,蕭國軍隊也很配合,只經過了一輪飛箭,對面的山腳下就多出了一百多具屍體。
軍人向來都是慕強的,尤其是這些常年駐守邊境的邊軍,他們眼見趙烈帶來的這批新式軍備有如此強大的威力,就更加誠服於這位取代了他們南宮大都督的凌親王。而趙烈此時也心情大好,志得意滿,命令前軍將士儘快處理好這批寶藏的善後工作,然後回營待命。
隨後的事情就簡單多了,趙烈順利整合北境邊軍,並將這些新式軍備設於各處險要關口。隨後一面派使者先行回京向趙真報信,一面令人押送南宮炳及其家眷回京,聽候處置,並請趙真儘快安排新的徵北大都督和監軍來主持北境軍務及相關事宜。
聽完整個故事,沈熠一時間也不知如何吐槽了。合著這一切都是他們這些遠在京都的人盲目地猜測罷了,南宮炳雖然對趙真有異心,但並沒有叛國;蕭國雖然整軍南下,但並不是真的要入侵聖朝。究其根本,這一切都是由於資訊差導致的,要是聖朝有電話和無線電臺就好了,這樣的話就不會發生這種烏龍的事了。但這這種東西他只能想想而已,卻無法造出來,即便他腦海中有許多相關方面的書籍和知識,但生產力和技術卻不是光靠書就能實現跨越的。
“趙兄,你跟我說句實話,你為何會對這些事這麼清楚?”沈熠突然想起了什麼,沉聲問道,“就算是有凌親王的使者回京報信,可南宮炳目前還沒有回京,他所做的事你為何能知道得這麼清楚。要知道,這些事發生的時候,你應該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吧?”
趙宸也沒想到沈熠會突然問起這個,愣了一下,苦笑道:“你是好奇心旺盛還是疑心重?”
“好奇心也好,疑心也罷,主要是你的故事講得太詳細了,說是‘身臨其境’也不為過,我不得不多問一句。”沈熠道,“還有,我也很好奇,蕭氏給南宮炳的那封信到底是誰寫的,究竟說了什麼,才能讓南宮炳這樣的人對陛下生了疑心。”
“你是不是還想知道,邊軍發現的那筆寶藏最後如何了?”趙宸這時也有些沒好氣地道,“你真以為我什麼都知道啊,就目前跟你說的這些,都是我結合了三方資訊後才拼湊出來的。凌王叔的使者向父皇呈奏蕭國南下與邊軍之亂的真相時,我就在永安殿,父皇也沒讓我離開,這些是我親耳聽到的。按說使者不會說假話,這些訊息應該是可信的。而邊軍發現寶藏的事是我留在北境的親衛偷偷傳回來的訊息,絕對真實可信;至於南宮炳所做的那些事及與商龔之死有關的事,則是一個從北邊回來的人私下裡與我說的。他的身份很複雜,我也不敢確定這部分事情的真相,只能等南宮炳押解回京後再行核實了!”
“趙兄,你說了這麼多,好像跟我的問題沒什麼關係啊。”沈熠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道。他只想知道為什麼一個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