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震走後,沈熠終於能離開書房了。恰好芸兒過來叫他吃晚飯,兩人便一起來到了膳廳。
晚飯後,沈德良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文字材料,向沈熠詳細地彙報了他近來的工作情況。
沈熠當初吩咐沈德良的事情主要有三件:其一是尋找石灰石、黏土及鐵礦粉等用於製作水泥的原材料。這些東西沈德良基本上都已經找到了,暫時存放在一個臨時搭建的倉庫裡。
其二是走訪沈熠的封地,調查各村封戶的實際生活情況。經過沈德良的實地考察,他已做好了相關記錄。沈熠的封地位於同安縣城以北,而他的五百戶封戶中,四成封戶住在一個叫作“望馬川”的平川地帶,兩成封戶住在一個名叫“沁沂山”的山中,其餘四成封戶住在一個名叫“雁棲原”的山頂平原地帶。由於地勢的影響,雁棲原土地平整,耕作方便,封戶的日子過得最好,大部分封戶也會時常到縣裡做工以補貼家用;望馬川由於臨近河道,農業灌溉和漁業養殖都比較發達,封戶家裡還有些餘糧;沁沂山適耕土地較少,耕作艱難,封戶只得靠山吃山,但好在山裡有些獵物和野菜野果,倒也可以勉強解決溫飽。
其三是尋找適合修建窯廠的地址。經過沈德良和幾名專業匠人的共同考察,最終將此地選在了沁沂山。一來是此地山脈綿延,適耕土地較少,修建窯廠對農業的影響較小;二來是因為此地山高林密,人煙稀少,若是沈熠要做一些需要高度保密的事,也便於安排人手防範。至於具體的選址,暫定為沂山村。畢竟沂山村的村民在博古行買賣人口的案子中受到了不小的傷害,如果在這裡建廠,當地的村民不僅能賺取一些銀子,而且能為村子吸納一些勞動力,這也是沈熠之前吩咐他選址時要注意的一個地方。
整個彙報過程持續了將近半個時辰,沈德良完美地展現了作為子爵府大管家該有的能力和素養,這讓沈熠不禁沈熠心花怒放,越來越看好他指定的這個大管家了。
“阿良,幹得好!”沈熠激動地拍了拍沈德良的肩膀,欣慰地道,“窯廠的設計圖明天就畫好了,到時候由你負責招人,到沂山村建廠去。這樁差事可比窩在家裡當管家重要得多,你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幫我做好這件事。事成之後,我重重有賞。”
“是,少爺!您放心吧,奴才一定辦好此事!”沈德良應了一聲,然後又有些擔憂地道,“不過,少爺,奴才這一去至少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您之前說的那兩塊地皮建樓的事怎麼辦?”
“無妨,你明天安排一個管事,帶著上次招的人先去挖地基,等到我要準備的東西齊全之後再說吧。”沈熠信心滿滿地道,“這一次,我要建兩棟這世上從未有過的舉世震驚的樓。”
“奴才明白了!”沈德良道,“少爺還有其他吩咐嗎?沒有的話,奴才就先回去準備了!”
“好,你去吧!”沈熠道,“到了沂山村之後要好好幹,委屈你在那裡多住一段時間了!”
安排好此事後,沈熠又加班畫了一陣窯廠設計圖,這才回到臥房洗漱休息了。在他看來,這幾座窯廠對於日後的事而言極其重要,既有生產水泥、紅磚的窯廠,也有用於冶鐵鍊鋼的窯廠,還有專門用於生產玻璃及其他產物的窯廠。無論是在京都還是在同安縣城,由於地皮及人口的諸多因素,這些窯廠都不可能建得起來。但在封底的村子裡,無論是地皮還是人口,他可以盡情徵用。當然,為了避免趙真誤會,他還是要寫一封信解釋一下自己接下來的動作。
第二天一早,子爵府正門前,沈德良騎著沈熠送他的寶馬,拿著沈熠的子爵印章和窯廠設計圖,帶著十來個小廝,浩浩蕩蕩地前往沂山村了。一路上,他的心情頗為激動,若不是還有人跟著,他一定要大喊幾聲才行。沈熠不僅親自為他送行,還專門開啟了子爵府的大門,這種在外人眼中實屬逾矩的舉動並沒有讓他感到害怕,反而發自內心地產生了願以此身報答沈熠的知遇之恩的心情。身為一個奴才,被主子寄予如此的厚望,這又豈能不讓他心血翻湧。
看著沈德良一行人漸行漸遠,沈熠叫來了暫代其大管家一職的大管事阿福,讓他去牙行問問,最近可有轉讓的酒樓、茶樓等鋪子,位置好的話就盤下來,價錢多少倒無所謂,暫且經營起來。無論是在沂山村建窯廠還是將來在同安縣城建樓,都需要很多的銀兩,而在他的商業大樓還沒有正式建起來之前,就先將就著用盤下來的鋪子做生意吧,多少也能賺一些錢。
回到澹泊書房,沈熠給望月樓的許沐、茗香樓的常貴及柳氏造紙坊的柳彥各寫了一封信,要求他們將預備的人手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