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你。
若是他不將你騙出家門,一旦你再三地撒嬌請求,說不定他一心軟就會答應了你。
你大哥日後能不能站起來,全看你三哥今天的發揮了。萬一因為你而出現差池,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你三哥,還有我們這一家人都不想看到這種事,你明白爹的意思嗎?”
一旁的沈熠總感覺沈泓剛才說話時有意無意地看了他一眼,像是意有所指,可他又沒有證據。
聞言,沈煖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給沈熠帶來的壓力,低著頭地向沈熠道歉。
,!
沈熠摸了摸她的頭髮,溫柔地道:“煖兒不埋怨三哥就好,只是,三哥很好奇,煖兒為何會突然想到要學醫?”
沈煖也沒有隱瞞,表示自己是想盡可能為家人、為大哥做一些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能在一旁幹看著。
這話一出,一旁的沈煜頓時有些尷尬。
說起來,此番能找回大哥,小弟沈熠厥功至偉,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大哥受了傷,最小的妹妹想透過學醫而幫忙,可他不僅沒有在找回大哥的事上幫忙,就連大哥做手術這天也沒有陪在身邊,實在是不應該。
他作為二哥,為這個家所做出的貢獻和努力遠不如弟弟妹妹,這豈能不令他汗顏。
想到這裡,沈煜滿是愧意地看向沈燁,悶悶地道:“大哥……”
沈燁回過頭,看到沈煜的神色後,不禁嘆了口氣。
兄弟三人乃是一母同胞,雖然不敢說心意相通,但多少也能猜到對方的心思。
“二弟,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不過,我想提醒你一句,一切都要以國事為重。
爹和我都是武將,只有在有戰事的時候才會在朝中有話語權。
可你不一樣,你供職禮部,按照目前的情形來看,日後多半也會進入中樞。
這天下終究是要太平的,到時候,沈家的未來還是要靠你,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沈煜默默地點了點頭,陷入了沉思。
沈燁及時中斷了這個話題,笑道:“二弟,馬上春闈了,禮部今年的重擔怕是都要落到你的肩上了。”
沈煜擠出一個笑容,正色道:“既食君祿,自當辛勞王事。”
作為朝廷中樞機構之一,禮部掌天下禮儀、祭享、科舉等諸事。
聖朝承襲前朝的科舉制度,分為“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
童試是聖朝最初級的地方考試,由當地縣衙舉辦,透過者即為童生,表明其已具備基本的文化知識和寫作能力,可參加當年的院試。
院試在各府官辦或由大儒創辦的書院舉行,分為“歲試”“科試”兩級。
其中,歲試是每年舉行的童生入學考試,透過後即為各書院的生員,俗稱“秀才”。
科試則是對已在書院的秀才進行考試,成績優者方可參加鄉試,成績劣者則會受到處罰,甚至取消生員資格。
鄉試又稱為“大比”“秋闈”,每三年舉行一次,共考三場,分別於八月初九、八月十二、八月十五進行,透過者即為舉人。
聖朝鄉試所錄取的舉人名額由尚書省規定下達,全國錄取總額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地方各府則按人口多少,分別取數十名到一百數十名不等,第一名被稱為“解元”。
由於考取舉人即具備做官資格,因此,鄉試可謂是聖朝科舉中最重要、最艱鉅的一關。
會試又稱為“春闈”“禮闈”,是鄉試後第二年由禮部舉行的考試,也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共考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二月十二、二月十五進行,透過者即為貢士。
每屆貢士共取兩百一十人,第一名被稱為“會元”。
殿試是聖朝科舉的最後一級考試,在會試後的一個月,即三月十五日舉行。
其試題由“三省”長官預擬數種,最後呈皇帝圈定。
聖朝殿試一律不黜落,只按名次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
其中,一甲共三人,依次稱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通常為七人,賜“進士出身”;剩下的即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在這一整個科舉過程中,禮部所要負責的事情非常繁雜,非常考驗相關負責人員的耐性。
往年,禮部有尚書王衡統領全域性,其他人只需要按照安排行事即可。
可今年不一樣了,王衡已經致仕,趙真又沒有提拔或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