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劉求和不成,轉頭又向曹丕伏首稱臣,喜提大魏吳王稱號。
這邊打贏了夷陵之戰,立馬翻臉不認人,跟曹丕又幹了起來。
名聲臉面這種東西,對孫權來說,是最無關緊要之事。
生存與利益,才是孫權行事的唯一準則。
這樣一個人,會在乎投奔呂布,為天下人不恥,有損自己的名聲?
“主公乃君子,行事為人自然有底線,自然會為聲名所累。”
“然在孫權這種人眼中,聲名臉面什麼皆是身外之物,利益才是一切。”
“退守會稽是死,浮海投奔呂布是生,還能得呂布庇護,招攬孫家舊部於淮南重整旗鼓,還能繼續做收復江東的白日夢!”
“孫權會如何選擇,自然不難判斷。”
蕭方簡簡單單幾句話,將孫權裡外剖了個明明白白。
劉備若有所悟,眼眸中的困惑變成了厭惡,一身殺意漸燃。
“文錦聽令,即刻率輕騎直奔海鹽,追擊孫權!”
“全軍改道向東,隨吾往蕩滅孫氏餘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