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說出這樣的大道理來。
孫權心中那份糾結顧慮,也為他這番話,悄無聲息間驅散。
沉吟片刻後。
孫權一咬牙,毅然道:
“子明言之有理,成王敗寇,乃至理也!”
“吾只要能活下去,只要將來能收復江東,為兄長和我孫氏一族報仇雪恨,縱然忍辱負重,暫時依附那四姓家奴又如何?”
“我意已決,直奔海鹽港,浮海北上淮南!”
呂蒙長鬆一口氣。
孫賁卻震驚萬分,急叫道:
“仲謀,你休得聽他巧舌如簧,信了他的牽強附合的這些歪理。”
“我們孫家投靠誰也不能投靠呂布那四姓家奴,我們——”
寒光掠過。
周泰佩刀出鞘,厲聲道:
“主公決意已下,爾何敢質疑?”
孫賁一凜,滿腹的怨言,立時被周泰給喝斷。
眼見周泰亮了兵刃,一臉猙獰殺意,孫賁只得嚥了口唾沫,悶悶不樂的閉上了嘴。
壓服了孫賁,無人再有異議。
孫權遂不敢逗留,當即率三百殘部,向東直奔海鹽港而去。
…
吳縣南二十里。
數萬劉軍將士,正浩浩蕩蕩沿大道南下。
自吳縣大破孫權後,劉備便馬不停蹄,率大軍繼續南下追擊,務求不給孫權喘息之機,要一鼓作氣將會稽收入版圖。
前方塵霧滾滾,“張”字旗引領下,千餘鐵騎北上而來。
是先行追擊南下的張繡,前來會合。
劉備遂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地與騎兵部隊會合。
“啟稟主公,孫權只餘三百殘兵,離我軍只有不到半日腳程。”
“末將請示主公,我騎兵是否繼續輕裝追擊,一鼓作氣殺過浙水!”
張繡勒馬於前,向劉備拱手請示。
劉備沒有半分猶豫,不假思索道:
“孫權逃往會稽後,必會招兵買馬,拒守浙水阻擋我軍。”
“文錦你就率輕騎先行追擊,吾率大軍緊隨其後,我們一鼓作氣蕩平會稽,不給孫權重整旗機,負隅頑抗的機會!”
張繡慨然領命,當即要撥馬而去,率西涼鐵騎繼續追擊。
“且慢!”
蕭方卻攔住了張繡,叫許褚拿來地圖,鋪展在了眼前,盯著地圖掃視起來。
劉備與眾將皆是眼神狐疑,目光齊望向了自家軍師。
孫權失了吳郡,向南繼續逃往會稽,這不是顯而易見的麼。
那麼繼續追擊,趁勢殺過浙水,以迅雷之勢拿下會稽,徹底訴滅孫策,不也是想都不用想的事麼。
眾人猜不出,蕭方為何要攔下張繡。
“主公,南下追擊必會撲個空,主公當令我騎兵即刻向東,往海鹽方向追擊!”
蕭方手往地圖上一戳,斬釘截鐵喝道。
海鹽?
劉備目露奇色,忙問道:
“軍師,海鹽向東便是茫茫大海,我們為何要往那裡去追?”
眾人眼神皆是茫然不解。
蕭方卻指著地圖,冷笑道:
“孫權不過三百殘兵,就算逃到會稽,也不過是等死,還妄想翻盤不成?”
“如此顯而易事的事實,就算孫權看不明白,那呂蒙也不可能看不明白!”
“我料孫權必不會逃往會稽坐以待斃,定然會就近往海鹽港,浮海北上去投奔呂布!”
“既然如此,我們自然要向東追擊!”
一語道破玄機。
眾人皆是吃了一驚,急是湊上近前,目光齊聚向了地圖。
“蕭軍師言之有理。”
“金陵失守,吳縣失守,三百殘兵退守會稽不過是等死!”
“就憑孫權當初提前抽身逃離金陵之舉,可見此人絕無死戰勇氣,浮海北逃確實是他最明智的選擇。”
魯肅重重點頭,附合了蕭方推測。
劉備卻眉頭微皺,說道:
“呂布乃四姓家奴,早已聲名狼藉,孫權竟不顧聲名,去投靠呂布?”
蕭方笑了。
亂世爭鋒,諸侯爭雄,要說各路諸侯中,最不要臉的那位,非孫權莫屬了。
背刺盟友,偷襲荊州,這種背信棄義的行徑就不用說了。
老劉起傾國之兵伐吳報仇,孫權立馬落下臉來向老劉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