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無可無不可,做一個任何方面都長的特長生-讀《知行合一》

讀完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32萬字。

(1)閱讀了2遍,第二遍時開始進行批註。這本書,在王陽明系列裡面,我認為算是質量比較高的。作者度陰山,把王陽明的生平,作為主線,在人物傳記的形式,把他的成長過程、思想變化、哲學思想都融匯進去。讀起來不費勁,深度也適合。但是,辯證地說,硬幣是有兩面性的。在把“傳記”和“理論”進行融合的時候,難免有一些“個人 認知偏頗”甚至是“夾帶個人私貨”。類似《資治通鑑》裡面的“臣光曰”,涉及到價值觀評價,難免就仁者見仁了。

(2)對“知行合一”的誤解開啟了,以前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道了道理要去執行,讀完才知道,原意是良知與行為合一。瞭解以後,反而感覺,原來灑家誤解的是對的。

在王陽明看來,“知”是指內心的覺知,對事物的認識;“行”是指實際的行為。人的外在行為受內在意識支配,只有真正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將之付諸行動,才能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知行合一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人們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逐漸深化對事物的認識,並將這種認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同時,透過實際行動的反饋,人們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和實踐能力。良知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道德感和判斷力,而知行合一則是將這種良知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

(3)王陽明的幾個知識點:

一是心即理,不全對,理既在心內,也在物外。“心即理”這一觀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心與萬物之理的內在聯絡,但不能將其絕對化。王陽明提出的“心即理”強調了人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的統一性,認為人的內心能夠直接領悟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理只存在於人的內心之中,而完全忽略了理在物外的存在。事實上,理既存在於人的內心,也體現在外在的客觀事物之中。內心透過感知、思考和體驗等方式,能夠領悟到事物內在的規律和道理,這些規律和道理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同時,外在的客觀事物也承載著自身的理,這些理透過事物的形態、屬性和運動規律等形式表現出來,供人們去認識和把握。我們在理解和實踐“心即理”這一觀點時,需要保持一種開放和全面的態度。既要關注內心的體驗和領悟,也要關注外在的客觀事物,透過不斷的觀察、學習和實踐,逐步深化對事物內在規律和道理的認識。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內心的領悟和外在的認識是相互促進的,只有將它們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對事物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二是事上練,這個我反而認為是最精妙的,凡事用心,極致用心,把對立方打的他o都不認識,然後裝一句“致良知厲害吧”。事上練”的精髓在於“凡事用心,極致用心”。無論面對大事還是小事,都應全身心投入,用心去思考、去感知、去行動。用心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對自我的挑戰和超越。要求我們在處理事務時,不僅要做到盡心盡力,更要力求達到極致,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透過“事上練”,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更深入地洞察事物的本質。每一次的實踐都是一次對心靈的洗禮,每一次的用心都是一次對自我的超越和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積累經驗、增長智慧,更能夠磨練意志、提升品質。“事上練”不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

三是致良知,講真理在以內,按良知行不會錯,有點誇大了。反覆思索,“良知”ctr+h為“價值觀”更合適,價值觀既來自心內,也來自物外。在王陽明的哲學體系中,“致良知”強調追求內在的真理和道德自覺。然而,將真理完全歸結為內心的良知,並認為只要按照良知行事就不會出錯,這種看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誇大。實際上,“良知”這一概念更接近於我們現代所說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僅源於內心的道德判斷和情感體驗,也受到外部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它既是個人內心世界的反映,也是個人與外界互動的產物。價值觀既來自心內,也來自物外。它既是個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也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道德和行為準則。在追求真理和道德自覺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既要傾聽內心的聲音,也要關注外部世界的反饋。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更加全面、客觀和準確的價值觀,指導我們的行為和決策。價值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隨著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我們需要保持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不斷學習和進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