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親身經歷過奪嫡,差一點被自己的親兄弟殺死,陛下就不想太子殿下以後的路走得更順暢一些嗎?”
她在努力讓晉帝多偏向司馬長梟,她說的話不無道理,晉帝就算治她大不敬之罪,但那些話他能明辨其中利害。
“朕交代給長鐸的職務沒出過紕漏,朕給他的權力他也沒有濫用,朕為了長梟削弱他的職權,他不僅會恨朕,還會恨長梟。”
晉帝果然明瞭司馬長梟要想坐穩帝位,那朝中其他皇子就不能掌實權。
尤妙人言語有挑唆之意,她以為晉帝會下令將她拖出去重罰,她早有準備,讓司馬長梟忙完政事來一趟鳳棲宮,等司馬長梟趕來為她求情,晉帝最多打她一頓,將她趕出宮去,應該不會要了她的小命。
“你是擔心朕駕崩後肅王會加害太子,才想讓朕為太子做主,削弱肅王權力,免除太子後患?”晉帝言語平和,聽不出喜怒。
尤妙人在地上趴伏了好一陣,這一刻才敢抬頭,見晉帝就坐在皇后的畫像面前,神思倦怠,全靠扶額支撐著聽完她的話。
“陛下不用真的削弱肅王的權力,大可先試他一試,要是您只讓肅王做個無實權的閒散王爺,他能一如既往敬愛父皇,還能徹底放下他的野心,那陛下再對他委以重任。反之,如果他心生怨憤,破釜沉舟,意圖行謀逆之舉,陛下收了他的權力,不正是阻止了一場兄弟相殘的禍事發生?”
尤妙人確定她沒惹怒晉帝,討巧露出笑臉。
“你就這麼肯定朕幫著太子,太子不會藉機向肅王報刺殺之仇?”要是他突然駕崩,無權無勢的肅王面對剛登基的新皇,只能任人宰割。
“反正陛下清楚,等太子殿下登基為帝后,若殿下想排擠肅王,收回肅王權力,肅王奮起反抗的最終結果也是一場宮變。”她很快又轉折,“況且小女相信太子殿下不會做出主動殘殺手足兄弟的行為。”
司馬長梟會如何處置司馬長鐸,都是晉帝駕鶴西去之後的事,她沒必要給晉帝徒增憂慮。
晉帝抬起頭來,朝她多看了兩眼,才低喃著說了一句話,“你是個與皇后一般聰慧的女子。”
曾經的皇后也是這般能與他侃侃而談,甚至能在他對政事猶豫不決時為他出謀劃策。
司馬長梟恰在這時從議政堂過來,他只以為她在這兒,見到他父皇,他先躬身行禮。
晉帝朝他看過來,又朝尤妙人瞥去,視線在兩人之間掃了一個來回,最後慰然笑了。
“太子留下,朕有事要同你商議。”
尤妙人視線與司馬長梟交疊,司馬長梟明顯是想問她方才跟他父皇都說過些什麼,她鼓了鼓腮幫子,神態輕鬆,用表情告訴他沒事。
“小女告退。”她跪久腿都麻了,被七劍扶起,先行離開鳳棲宮。
晉帝最在意的兒子肯定是司馬長梟,晉帝對他自己的身體情況最清楚,他要不要再為他竭盡心力培養的兒子鋪平最後的道路,全都取決於他。
*
尤妙人坐在涼亭裡練琴,自從司馬長鐸來過一次芳菲殿,司馬長梟加派了更多的人攔著她的宮門,司馬長鐸再來第二次,他不會放他進來。
司馬長鐸沒再出現,鳳棲宮與司馬長梟見過之後,之後的幾天司馬長梟也沒再過來。
只有某天下午,她看到她的宮門外閃過一道白色的身影,窈窕娉婷,像是司馬長樂。
在宮裡住了十多天,她還是第一次看見司馬長樂。
她不知那日司馬長樂躲在司馬長梟的馬車中,跟他一道回了昭明臺。因身上衣衫穿的單薄著了涼,司馬長梟沒急著將她送回宮,她就一直住在昭明臺養病,昨日才回到宮中。
尤妙人對她與司馬長鐸合起夥來想殺她還心有餘悸,司馬長樂不進來,她也沒出去,她們倆之間最好別有交集。
尤妙人整日不出宮門,卻也能隱約預感到宮裡發生了一些變化。
萬壽節如期而至,建康宮內華光璀璨,錦繡輝煌。
宵燭移動,鐘鼓齊鳴,千隊肅列,萬聲高呼,恭迎晉帝的到來。
尤妙人坐在後宮妃嬪公主的席列,與眾人齊聲恭祝完陛下“萬壽無疆,聖體康泰,大晉國運昌盛”後,所有人才能入席就坐。
今日皇子和朝臣們都著禮服禮帽,后妃公主們也都盛裝出席。
在司禮太監的引導下,梨園的歌舞雜技接連上場,在一片鼓樂聲中,后妃、皇子、公主們接連向晉帝獻上壽禮。
大多數人都是送的奇珍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