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周帝王,十幾歲時便跟先皇起兵打天下,吳世績曾經也是個暴脾氣,但做了皇帝后,他學會了忍。
哪怕再不痛快,也要忍,也要時時刻刻維持帝王的胸襟氣度。
但此時真的忍不了,他正準備收受臣僚進獻的賀禮做賑災之用,可一個個都送的什麼,不值錢的石頭和紙,那他拿這些所謂的“賀禮”去賑濟豈不是一個笑話?
拳頭握緊,身體在輕輕顫抖,忽然感覺袖口一緊,回頭看去,只見皇后裴氏正朝他微微搖頭。
吳世績頓時再一次忍耐下來,雙目直視著孫瀛:“那我就看看,孫愛卿送的是什麼?”
圍觀的大臣也一個個目露古怪,某混不吝的老貨送塊石頭當賀禮,大家並不意外,但作為天下七大世家之一的孫氏南宗宗長,陪著牛老貨一起胡鬧,這就說不過去了。
吳世績展開手中的紙卷,原本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就算真的只是幾句恭維的祝壽詞,他也當是最珍貴的禮物。
但入眼之下,不由驚咦了一聲。
不光是從未見過的新體字,還有那一篇與祝壽無關的短文章。
“吳錢孫李,周趙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
這是姓氏!不用讀完,他就品出這些讀來沒有什麼文意的字都是姓氏,再看文章的篇名,《百家姓》,果然貼切。
尤其是這一手從未見過的新體字,筆跡瘦勁,至瘦卻不失其肉,風姿綽約處又富有傲骨,令他一下子忘卻了片刻前的不痛快。
“好字,好文!”越看越喜愛,吳世績忍不住大聲叫好,字是好的,文當然也是好的,但好的不是它的文理意境,而是所代表的意義。
天下世家共有七姓,全都是屹立千年而不倒的門閥貴胄,吳氏雖是皇族,卻不是七姓之一,這是最尷尬的。
七姓雖表面上承認吳氏是天下共主,但其實暗地裡陽奉陰違,自以為高人一等,甚至看不起皇族,不與皇族聯姻。
這些世家根深蒂固,他不敢輕動,世人也以七姓為重,但這《百家姓》卻讓他看到了一個契機,文中把吳氏排在第一,那麼只要通行天下,世人皆知我大周皇族才是天下第一,其它七姓不過是附庸而已。
略顯遺憾的是,呈上《百家姓》的孫瀛雖也是七姓之一,卻只是孫氏南宗的宗長,孫氏北宗才是正宗,與北宗相比,南宗大底和鄉下的一般士紳沒有區別。
群臣被皇帝的讚歎弄得心裡癢癢,想知道上面寫了什麼,但只有站在皇帝身邊的皇后裴氏看到了,其他人都看不到。
“陛下,不知老臣進獻的賀禮,可堪一觀?”孫瀛這時行了一禮道。
“孫愛卿的賀禮,朕甚滿意,不過其中多有不解之處,等壽宴結束,還望愛卿去慶極殿,為朕解惑。”吳世績滿意地笑道,要不是在他的壽宴中,他都想立刻拉著人離開去商談大事了。
“是,陛下。”孫瀛恭敬地行了一禮,慶極殿是陛下的書房,陛下一般在那裡和親近的大臣商談國事,他一個賦閒在家的老臣,能得到陛下的青眼,激動得說話都有些顫抖了。
旁邊的群臣更是心癢難耐,孫瀛居然入了陛下的法眼,也不知他到底寫了些什麼東西,令陛下對他另眼相看。
吳世績環視了一圈周圍翹首以盼的大臣,卻沒有把手中的東西展開大家看,而是小心地摺疊起來,貼身收藏。
群臣失落不已,不過此時正是進獻賀禮之時,只能待日後再行打探了。
接下來,百官的賀禮一件件奉上,自然沒有再出牛奮那樣的尷尬事,不過基本是千篇一律,進萬壽酒,獻金鏡綬帶和以絲織成的承露囊。
等到紫衣高官獻完了賀禮,終於輪到了緋衣的四五品官員。
官員按照品級、爵祿輪流進獻,一個三十多歲看起來氣度不凡的五品官將賀禮奉上:“陛下,這是臣的賀禮。”
當看到他進獻的賀禮,旁人都是一怔,吳世績也愣住了,竟然也是一卷紙,再看進獻的人時,目中不由有些古怪:“原來是周卿家。”
他接過賀禮,展開一看,也是驚咦了一聲:“這字……”剛問出口,便馬上反應過來,周麒麟是孫瀛的女婿,雖然聽說兩家有些齟齬,但嶽婿之間,哪來的隔夜仇?求對方代筆,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
“陛下,臣還有賀禮進獻。”周肇奉上賀禮後,卻並沒有立即退開。
“哦?”吳世績倒不是驚訝,周麒麟獻上的只是祝壽賦,想來還有別的賀禮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