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趙老太爺四人在客廳消化革命黨的四條原則,徐真揹著槍走出客廳。
夏瑜迫不及待地追出來問道:“徐先生究竟想做什麼?”
“做什麼?”徐真頭也不回道,“自然是革命。”
“雖然沒有見過面,但是我暫時認可孫先生的四條綱領,認為這是目前應該去做的事情。”
夏瑜低聲說道:“徐先生精通曆史,應該明白像趙、錢兩家的這種小人不可依賴。”
徐真向後看了一眼。
大廳內的趙老太爺等人紛紛露出討好的笑容。
徐真點頭回應。
他沒有回答夏瑜的話,反而問道:“你在縣城時,想如何發動革命?”
“縣城……”夏瑜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我原本想先爭取夏家的支援,我以為同是夏家人……他們又是讀書人,懂得家國大義……我以為我能說服他們……”
“要是能夠獲得他們的支援,再爭取到幾個家族,就能佔領縣城,宣告革命……”
徐真向後示意:“你看,他們現在已經支援你了,在未莊的一畝三分地,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而你在縣城時,就算得到了幾大家族的支援,也要面對把總的洋槍的鎮壓,這裡的局勢比起縣城好了無數倍。”
“不同的。”夏瑜皺眉道,“他們的支援是虛幻的,只要我們一離開,或者稍顯弱勢,就會被他們啃得連骨頭都不剩下。”
徐真問道:“你在縣城時,試圖說服的那些人和他們有什麼區別?”
“他們口頭答應你,但可能轉頭就把你賣了,或者在清廷鎮壓時,把你送給清廷輕功。”
“也許某一日,革命黨會得勢,能佔領縣城,那時他們會為革命黨搖旗吶喊。”
“但到了清廷佔據上風時,他們轉身一變,立馬就能成為鎮壓的劊子手,為清廷搖旗吶喊。”
臉色蒼白的夏瑜深吸了一口氣:“是我太幼稚了,我以為……以為只要推翻清廷在地方的統治,就完成了革命。”
徐真拍了拍夏瑜的肩膀:“如果你認為只要他們宣稱歸附革命黨,支援革命黨的事業,就成了革命黨的一員,這裡的革命就算成功了,那現在的未莊就是你要的革命。”
“不,這樣的革命不算革命!”夏瑜搖頭,“這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堡壘,一旦遇到海浪,什麼都不會剩下。”
他雖然還不知道徐真要說什麼,但透過之前在縣城那次近乎可笑的嘗試,讓他對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思索。
徐真又問道:“那你想要什麼樣的革命?”
夏瑜沒有回答,而是恭敬地向徐真行了一禮,誠摯道:“請徐先生指點。”
“不必那麼客氣,只是隨意聊聊罷了。”徐真笑了笑,問了個不相干的問題,“以往在進行革命時,同盟會依賴於哪些力量?”
夏瑜曾經接觸過那些事情,對此並不陌生,想了想便回答道:“依賴於會黨、青年學生、一些海外華人等諸多力量的支援。”
徐真指向身下:“這裡既沒有強大的會黨,青年學生只有你一個,哦……裡面那個假洋鬼子勉強也算是青年學生,不過不會支援你。”
“最後,這裡更沒有海外的支援,你如何尋找支援你革命的力量?”
“以前,你認為夏家,或者縣城的某些大家族會支援你,很顯然,你錯了。”
“他們不會支援你,只會把你送去砍頭。”
夏瑜若有所思道:“清庭勢大,哪來的力量會在這種情形下堅決地支援我們的革命?”
徐真沒有回答:“平均地權說,文明之福祉,國民平等以享之。”
“這點說得很對,但是現在我們的國民平等享有文明之福祉了麼?”
他鼓勵地看向夏瑜:“你要明白一句話,只有觸動利益才能觸動靈魂。”
“這些大家族為什麼反對你革命?只是因為你觸動了他們的利益,站在他們的立場來看,你的那些革命原則簡直就是在割他們的肉。”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親人,他們也能把你送上斷頭臺。”
“所以,想要尋找支援,你首先要認識到那些人會從革命中獲利。”
夏瑜覺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什麼東西,又好像什麼都沒有抓住。
徐真說道:“通緝令還沒有下來,在未莊沒有人認識你,你可以去走走,去問問,去接觸每一類人,看看他們的利益在何處。”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