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侄,這劍法並非一日之功,今日便到此為止吧,明日再行切磋。”
聽聞蔡邕之言,張諸連連搖頭,“今日務必得將其學會。”
原來劉辯明日即將歸返,他再沒有充裕的時間頻繁求教於蔡邕,今日無論如何都得掌握儒劍式。
“賢侄毋須執著,無論是劍技抑或法術,皆需經年累月修煉方能精進。”
蔡邕出言安撫,他認為張諸想要一日之內領悟儒劍式無疑是天方夜譚。
張諸深吸一口氣,忽然收劍道:“前輩如有疲倦,不妨稍作歇息。”
蔡邕一愣,苦笑不已,未料張諸竟會有此提議。
只見他忽然翻開摺扇道:“賢侄既然仍願嘗試,老夫便陪你繼續。”
張諸見狀,嘴角勾起一絲笑意,眼中光芒再度銳利起來……
經過一番實戰,張諸發現自身陷入了誤解之中。
蔡邕曾提及此劍法乃王越為了破除儒術而創,於是張諸一味思索著如何破解蔡邕的儒術防禦。
然而,若王越不通儒術,他又怎能做到這一點呢!
依張諸揣摩,這儒劍式必然融入了儒術之精髓。
可他對儒術究竟為何物尚且懵懂無知,往昔刁秀兒雖運用過儒術佈設幻陣,但卻並非用於攻擊……
倘若蔡邕施展儒術呢?
念及此處,張諸當即說道:“前輩,您是否可以施展儒術與弟子一戰?”
蔡邕聞聲微皺眉頭,答道:“賢侄,若我運用儒術,只怕你無力抵擋。”
張諸坦然一笑,回道:“不妨一試。”
蔡邕挑了挑眉,隨即點頭應允:“好吧,就依你所言。”
話音剛落,蔡邕身上湧現出一股渾厚的真元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