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六十首》。
乾道六年(1170),宋孝宗決定廢除使臣向金國皇帝跪拜受書這一恥辱性的禮儀,大臣均畏懼不敢奉命,范成大於是挺身而出,抱著必死的決心出使金國。他在金國幾乎被害,但終於不辱使命,贏得雙方朝野的一致稱讚。著名的使金七十二絕句便是他在這次出使往返途中所作。
這七十二首絕句內容很廣泛,包括淪陷區百姓的苦難生活,他們對南宋收復中原的期望,金國落後的風俗習慣(當然這裡也包含著一些民族偏見),以及詠懷史事、借古諷今、批評朝政和自己報國的熱情等等。而貫穿在其中的中心主題,是對民族危機的憂患意識與悲憤情感;詩人透過實際觀察,從不同角度攝取了一個一個鏡頭,反映著這一主題的不同側面,如: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州橋》)
這首詩下有自注說:“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
汴京是北宋的都城,如今卻淪入金朝之手,那些眷懷宋朝的百姓年年盼月月盼,始終等不到南宋的軍隊,卻只見使者來回,一句含淚脫口的“幾時真有六軍來”,既表達了中原父老的心願和失望,又無疑是對南宋朝廷乞和政策的諷刺。再如《清遠店》:
女僮流汗逐氈軿,雲在淮鄉有父兄。屠婢殺奴官不問,大書黥面罰猶輕。
這是寫一個逃跑未遂而被臉上刺字的女奴。金的社會制度保留了若干落後的成分,對漢人常常採取壓迫與奴役的野蠻政策,范成大透過女奴的悲慘遭遇,反映了普通民眾在民族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