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親是其叔父的外孫女。阿洛伊斯結婚時,已經48歲,新娘剛25歲,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結婚。此前他有過兩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個孩子。也可能是這種在世人看來極為奇特的身世來歷和血緣關係,造就了希特勒的與眾不同的氣質和性格。
幻想的年輕人
阿道夫·希特勒3歲那年,他們一家隨父親搬往德國巴伐利亞的帕騷市,他父親要在那裡管理一個屬於奧地利的海關,在這個德國城市裡的生活以及與德國兒童們的共同玩耍,給希特勒留下了終生不泯的影響,他一生都操著帕騷時期學會的那種巴伐利亞南部的口音。
1895年,希特勒6歲,他父親被調往林茨任職,全家又搬回奧地利。在林茨郊外,他們置辦了一所環境清幽的漂亮住宅。不久,希特勒就被送到一所鄉村學校上小學。學校離家很遠,每天早上,他要和其異母姐姐走一個小時的路才能到達學校。
就在這一年,幹了40多年公務員的父親退休養老。但他很難適應這種退休生活,於是開始與酒為友,消解煩悶。日子一長,就開始酗酒,變得脾氣暴躁、易於激動,動輒對孩子拳打腳踢,用馬鞭亂抽,以致於14歲的異母哥哥小阿洛伊斯被逼離家出走。於是,小阿道夫·希特勒就經常成了他爸爸的“出氣筒”。
1896年,7歲的阿道夫·希特勒隨父親搬往拉姆巴赫小城居住。在新學校的學習,希特勒是個佼佼者。但希特勒的父親很快又對這裡的生活感到厭倦了,他又於1898年在林茨附近的萊昂汀村買下一所房子和花園,不久便舉家搬遷此地。到了新地方後,希特勒在新學校的學習仍很輕鬆。這時,他發現自己有繪畫天賦。於是他轉而幻想將來成為一名“藝術家”。但他父親卻堅決要兒子成為和他一樣的公務員。因此,在希特勒四年制小學畢業後,決定送他到林茨市的六年制中學就讀。
但希特勒到了這所學校後,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最後終因數學和自然考試不及格而留級。1903年1月,希特勒的父親在早晨散步時中風而死。對希特勒來說,這是一個轉折。14歲的他成了家庭中唯一的男子漢,形單影隻的寡母對他沒有任何約束力,甚至家庭中的事務也要受到他的支配。
中學三年結束的時候,希特勒沒能透過法語考試,補考雖然勉強及格,但卻因成績不理想而失去繼續在林茨的六年制中學就讀的機會,他不得不轉學到離林茨市40公里處的州立四年制中學去繼續讀他的四年級。這一年秋天,在他補考及格後,領到了四年制中學的畢業證書。他雖可繼續進入綜合性高中就讀,但他卻不願吃這份苦,終以自己患過肺結核,繁重學業對健康有害為理由,說服溺愛他的母親,讓其中斷了學業,進行休養,在林茨過起他自己稱之為“好像夢幻一般”、“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雖然他母親、親戚勸他、催促他去做工學得一技之長,但他卻在此後兩年半的光景裡,陶醉在將來做藝術家的美夢裡,在多瑙河畔逍遙閒蕩,做“媽媽的心肝寶貝”,打發“懶洋洋的日子”,享受“空虛的舒適生活”。他也貪婪地涉獵書籍、大量作畫、欣賞歌劇、參觀博物館,這時的希特勒雖然只有16歲,但已經熱衷於政治了,已經成了一個至死不改的德國民族主義者。在這段時間裡,作為他日煽動家的希特勒表現出一種極端的落落寡合,一種帶有自憐情調的唯我獨尊和經常突發的一種壓抑不住的演講欲,他對制訂“宏偉計劃”有著一種強烈的慾望,而對於任何一種按部就班和循規蹈矩的活動則都嗤之以鼻。
初到維也納
1906年,希特勒過完17歲的生日之後,帶著他母親和親戚們給他的錢,去他早就嚮往的維也納住兩個月。維也納這座金碧輝煌的巴羅克式帝都令希特勒神迷目眩。他成天在街頭閒逛,興奮地瞻仰環城公路附近的宏偉建築,在博物館、歌劇院、劇場中所看到的景象,使他眼花繚亂、如醉如痴。至少在此刻他已深信不疑,要想在藝術上有所建樹的話,就必須在維也納求學。於是他千方勸說母親同意他到維也納的藝術學院去就讀。1907年夏,母親終於同意他帶著從父親的遺產中提取的可以在維也納生活一年的700克朗,來到維也納參加入學考試,以圓他那做畫家的夢,但結果卻名落孫山。校方告訴他:他的天賦是在建築方面、而進入學院的建築系則必須唸完整個六年制中學並具有畢業證書,可希特勒只有四年制中學證書。面對這一情況,希特勒束手無策,神情沮喪。他沒有給家中寫信,也沒有回家,而是獨自留在維也納,閉門謝客,埋頭讀書,聽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