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在一起的“老戰友之情”打動他。“在這件事上,各自讓步一半,使你我能夠共事。”希特勒走了,與先前一樣毫不妥協,但興登堡卻以為他已打動了這位前下士,他對梅斯納說:“好,看來這位希特勒已一點一點地明白事理了。”
讓希特勒出任總理的請求向興登堡不斷湧來。兩天後,他覺得有必要再次見他。這次,希特勒帶來了一份經過精心準備的宣告。宣告說,議會制業已失敗,它已不能表達人民的意志。只有國社黨人才能阻止共產主義。宣告要求興登堡委任他為內閣總理。
興登堡再次建設,希特勒需在國會內尋求多數,才能出任總理。希特勒的反應是冷淡的。這次10分鐘的會見,再次以總統提出友誼為重而告終。
在爾後的數天裡,希特勒與梅斯納交換了冗長的信件,但試圖達成協議的努力成了徒勞,因為希特勒一再堅持要出任總理,且要與巴本一樣擁有全部權力。這個僵局引起了一群具有影響力的商界頭面人物的關注,他們決定向興登堡元帥直接施加壓力。這些頭面人物歷來是國社黨的資助者。他們覺得,國社黨上臺後,他們能左右經濟政策。例如,希特勒曾向依·格·法爾本保證,他的政府肯定會支援他生產合成煤油。當年早些時候,在向凱撒霍夫一向被稱為“友社”的團體發表的一次秘密演講中,他曾答應取消所有工會和其它政黨。
11月底,39名商界名流(包括赫加爾馬·薩希特,前總理古諾,以及像克虜伯、西門子、狄森、波希、霍爾曼和霍格勒那樣的實業鉅子在內)聯名致函總統,請求他委任希特勒為德國總理。這些實用派人物把賭注壓在納粹黨身上了。他們堅信,希特勒的社會主義是個騙局,一旦上臺,他就會成為資本主義的工具(*此時,希特勒尚不是受益於德國實業界的主要人物,“在推敲了各種事實後”,赫·埃·圖恩納寫道,“我們必須承認,德國實業界的財政津貼之絕大部分是為了反對納粹的。”納粹黨的財政收入主要是靠黨費)。
議會制政府的各種機構給德國帶來的是政治上的停滯不前。興登堡發現,他無法組成能與處於僵局的國會合作的新內閣。“我準備隨時卸任”,他向中央黨主席——他敦促興登堡捨棄巴本,他的風度也令興登堡高興——抱怨說。“倘使我得不到理應得到的國內外人士的信任,我絕不想將自己強加於德國;對此,我是很自豪的。”由於各方令他沮喪,興登堡便於12月1日將巴本和新任國防部長施萊徹爾召至他的辦公室。他們約於下午6時抵達,與梅斯納和奧斯卡·馮·興登堡一起,在總統辦公桌前,依次圍成半圓形而坐。巴本指出,希特勒只有出任內閣總理,才願意承擔責任;他建議,他的政府仍暫時執政。他明白,他不會獲得國會的支援,因此必須終止國會一段時間。這一程式會牽涉到總統違反憲法的問題,但由於局勢嚴重,採取這一行動是有足夠理由的。警方若無法維持秩序,陸軍便會出面。
“用刺刀是能辦許多事情的”,施萊徹爾尖酸刻薄地說,“但,有件事你是辦不到的——長期騎在他們頭上。”國防部長說,巴本的計劃是行不通的。他提出一項計劃:由他自己出任總理,代替巴本。此舉將導致納粹分裂成兩部分,而他也能在國會內獲得多數。他將讓格里戈爾·斯特拉賽爾及其一二個心腹在新政府內任職,這便能獲得納粹代表的60張選票。社會民主黨人和其它資產階級政黨也會支援。
幾星期來,巴本注意到,施萊徹爾“已不像先前那樣坦率和襟懷坦白”,他們之間的關係“已明顯地變得冷淡”。即使如此,曾助他上任的將軍竟提出讓他下臺之舉,確令他瞠目結舌。對巴本實施的政策,施萊徹爾歷來都給予支援,有些政策還是他提出來的。巴本懊喪地辯解說,他的國防部長的計劃,意味著放棄總統為改善政府和國會之間的關係所制訂的長遠規劃。
從早晨開始,討論幾乎未中斷過,這使興登堡筋氣力盡。他一言不發地端坐著,直到辯論告終。之後,他起身對巴本說:“總理先生,我要你立刻開始商討建立新政府一事,我將讓新政府執行你的計劃。”
施萊徹爾目瞪口呆。與巴本一起離開總統辦公室時,巴本建議他留任數月,以待修改憲法和恢復國會的和平。“那時,我便辭職,由你接管政府。這樣,你便會有一開始便萬事如意的希望。”
施萊徹爾冷冰冰地進行了反駁,就像路德離開“沃爾姆斯會議”時那樣:〔在1521年舉行的“沃爾姆斯會議”(Dieto�eworms)上,馬丁·路德被判為異教徒——譯註〕“小和尚,小和尚,你選了一條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