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道人”了。乾隆九年(1744年)春節前夕,主人公風塵僕僕地返回興化,興化老家水田千畝,過去家資豐厚,但是由於“兩革功名一貶官”,花費甚多,此時是“兩攖世網破其家,黃金散盡妻孥娡”,倦遊歸來,一家人的臉色都不好看。這樣的日子是很難過的。次年,白髮盈肩的李鱓整整60歲。60歲的人心有未甘,便趕到揚州,住在小東門內的西雷壇,說是“復作出山想,來郡城託缽,為入都之計”。“託缽”者,即板橋說的“作畫依然弄筆來”,依舊過他的賣畫生涯。弄筆要有好筆,他寫信給他在杭州的侄子,託他買88支好筆,仔仔細細地說明品種要求,而且關照他到有“張老孃”招牌的店裡去買。“張老孃”的招牌有真有假,他又囑侄請教當地名畫家辨別真偽,不過,“又萬萬不可題(提)起是老夫所需之物。”⑨這時候的主人公從“以畫為娛則高”的境界,又返入“以畫為業則陋”的圈子裡來了。
李鱓少年中舉,熱心仕途。其實,象他這樣出自名門,在朝堂親友眾多,和“八怪”其餘人物情形不同,兼之本人的學問技藝均有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