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5部分

戰鬥機設計經驗的,而且當時“遊隼”這個設計專案並不受到重視,哈飛還在重點研製取代“狼鳩”的新式轟炸機。結果,被安排來負責“遊隼”設計的總工程師是一個40歲出頭的年輕人(至少在工程師隊伍裡,40歲絕對算得上是年輕了),而跟他合作的大部分的工程設計人員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其設計隊伍平均年齡才25歲。

因為並不緊迫的設計要求,加上年輕化的,富有創造精神地設計隊伍,在最初的設計階段,“遊隼”採用了大量超前的技術。可以說,幾乎都是當時無法達到的。或者說是海軍無法接受的技術。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設計師最先確定的不是海軍一直使用的風冷發動機,而是水冷發動機!如果換在和平時期的話。恐怕僅次一點,就足以讓“遊隼”這個專案判死刑了。也正因為有著太多的“創新”,結果在“金鷹”地設計順利完成,而且基本上滿足了海軍的技術指標之後,“遊隼”專案被終止了。

在25年的第四個季度。海軍沒有給“遊隼”專案撥款,這差點讓帝國海軍在大戰期間最優秀的戰鬥機夭折掉。萬幸的是,哈飛剛剛拿到了新式轟炸機的設計經費,而且新式轟炸機的訂單也在25年第三季度的時候下達了,甚至連陸航都開始訂購這種新式轟炸機,德國,波斯等國也提出了訂購要求,而哈飛是新式轟炸機的主要承包商,賺的錢自然不少。在年輕地總工程師的要求下,哈飛沒有解散“遊隼”團隊。並且以飛機廠的名義給該團隊提供了半年的研製經費。這不但最終讓帝國海軍獲得了一種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同時還讓“遊隼”團隊被保留了下來。後來,這個團隊保留了“遊隼”這個代號,並且成為了世界上最出名的飛機設計團隊,其在戰後設計了十幾款世界一流地戰機,創造了無數的奇蹟。至今,“遊隼”工廠仍然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戰機制造工廠,仍然在繼續書寫這他們的輝煌。

這些都是後話,“遊隼”團隊在被儲存了下來之後,年輕的總工程師給他的手下下了一道命令,即儘量滿足海軍的設計原則,減少超前的設計,儘量避免採用昂貴的零部件,同時儘量利用現成地裝置。而最終的目的是要在整體效能上超過“金鷹”一倍以上,最終贏得海軍的訂單!

這在當時看來。幾乎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在儘量採用成熟技術的情況下,要想製造出總體效能超過“金鷹”一倍的戰鬥機,這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簡單,“金鷹”就是一種大量採用成熟技術,以降低設計風險的戰鬥機,雖然在很多方面都比較保守,但是最終滿足了海軍的技術要求,同時贏得了海軍的訂單。另外,“金鷹”的設計團隊都是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沈飛也一直是海軍戰鬥機的供貨商,而哈飛從來沒有設計過戰鬥機,這些年輕人還都是初出茅廬的愣頭小子,他們能夠創造奇蹟嗎?

為了能夠讓海軍“回心轉意”,設計出一種價格低廉,同時效能先進的戰鬥機,“遊隼”團隊幾乎推翻了之前的所有設計,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拿出了十幾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其中大部分的設計方案仍然十分的超前,比如有一種採用橢圓形機翼,還有一種採用了無尾佈局,甚至有采用後置式推進發動機的。結果這些超前的,或者說是異想天開的設計都被放棄了,總工程師最終採用的仍然是常規設計方式,這是最保險,也是最能夠滿足海軍要求的。

大批25年4月份,“遊隼”的新設計方案被送到了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當時,P…51已經出現在了戰場上,而“隼”的效能與P…51相當,“金鷹”也不比P…51好多少,情報部門還證實,美軍正在研製更先進的戰鬥機,不僅僅是美國陸軍航空兵,美國海軍航空兵都有可能在26年獲得效能更好的,完全超越“隼”,不比“金鷹”差多少的戰鬥機。因此,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沒有再次拒絕“遊隼”團隊,在一方面讓沈飛改進“金鷹”的設計,提高效能之外,另外還給“遊隼”團隊一筆不算多的撥款,要“遊隼”團隊儘快拿出更完善的設計出來。

雖然海軍的撥款並不多,甚至比工廠提供的支援還要少,但是海軍總算給予了支援,只要贏得了海軍的支援,那就有可能贏得海軍的訂單,而只要拿到了海軍的訂單,那就意味著可以生產成千上萬架這樣的戰鬥機。哈飛的總裁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而且哈飛要是能夠進軍戰鬥機地設計製造領域的話,那就能夠全面趕超沈飛,成為帝國海軍地頭號供貨商。因此。在海軍正式向“遊隼”團隊撥款之後,哈飛還將提供給“遊隼”團隊的經費增加了兩倍。另外還提供了大量基礎設施,增加了團隊的人手,讓該團隊全速運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