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議的味道”,說周恩來“雖然有重病,但晝夜都忙著找人談話。經常去總理那兒的有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

10月20日,毛澤東對彙報上來的兩種意見表了態:“總理還是總理”,“四屆人大的籌備工作和人事安排由總理主持安排”,再次“提議鄧小平為第一副總理、黨的副主席、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

毛主席講話後,總理在10多天的時間裡,分別與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王洪文、江青5個人談話,又約政治局成員分三批開會,醫院成了毫不弱於過去6個辦公室的第7個辦公室。到12月,更是晝夜工作,完成了四屆人大的籌備工作,包括政府工作報告的審定和最關鍵的人事安排問題。

最後決策還得毛澤東說了算。毛澤東晚年重病纏身,深居簡出,對情況的瞭解全靠身邊人的反映和報告,這就不可避免地要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判斷和決策上的失誤。總理和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談話時,都有一種共識:必須由總理當面向主席彙報,把問題講清、講準、講透,這樣才能得到毛澤東的支援。

1974年12月23日,我們跟隨總理飛赴長沙向毛澤東彙報。臨行前,醫院發現總理大便裡有潛血,必須立刻進行檢查治療。後來事實證明,這確實是必須馬上治療的腫瘤,長在靠近肝部的大腸內。

然而,四屆人大定於1975年1月13日召開,所剩時間只有20天,必須馬上向毛澤東彙報,這樣才能把關係到國家和人民命運的四屆人大會議順利如期開好。

兩個“必須”選哪個?當然是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

葉帥親自同我們有關幾個人談話。醫生反映病情,葉帥沉重痛苦地說:“為了黨和國家的最高利益,現在不能提及此事”。這個“事”就是指給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