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嗎?”
“我,我聽總理的。”
“人酒量有大有小,不要自己能喝就認定別人也能喝。不比當年了,人過50歲,身體素質下降,再那麼亂喝要鬧出事呢。你也一樣,以後喝酒不許超過6杯,半斤。”
“我,我自己喝,不,超過半斤。”
後來,周恩來對許世友的孩子們也交待過,讓他們監督勸說父親,喝酒不要超過6杯。許世友基本作到了。偶爾逢了熱鬧場合,多喝幾杯也不忘解釋:“總理叫我自己喝不要超過6杯,今天是大家一起喝,多喝兩杯就多喝兩杯,不是我自己喝嘛……”
但是,他文明而有所節制了,很少再喝醉,也不再強人所難,搞什麼監酒罰酒。
對於中國人來講,像茅臺這樣的烈性白酒,一次喝兩瓶而不醉倒的,恐怕找不出幾個。周思來確實“海量”,超過常人。
然而,喝醉的往往是會喝能喝的。周恩來這樣驚人的酒量,偶爾也有喝醉的時候。不過,他再醉也不會有傷大雅,始終保持著他那與生俱來的翩翩風度。我見過醉後哭鬧,甚至洋相百出的人。周恩來從不會這樣,他是文明和禮貌的化身。當然,這與他喝酒的習慣不無關係。
周恩來是心情越好越近酒,心情越糟越遠酒。幾十年相隨,我從沒見他喝過一次悶酒,絕對不幹“以酒解愁”的傻事。他說心情不好時喝酒,誤國誤民糟蹋自己。他也不允許我們這些身邊人喝悶酒,勸說我們心情不好時千萬不要沾酒。
總理辦公室有位年齡較大的秘書,沒找到物件,有點“困難戶”了,就以酒解愁;晚上沒地方去,有時拉我們陪他喝酒。我們正是能鬧的年紀。前幾天跟總理去了趟頤和園,總理問衛士長成元功找到物件沒有?我還打趣他,做了一首打油詩:“小成二十五,衣服沒人補;要想找人補,還得二十五。”當時逗得總理和鄧大姐哈哈大笑。陪這位大齡秘書喝酒,我們自然也少不了鬧,逗逗悶子大家尋開心。一天夜裡他又拉我們幾個喝酒,喝多了些,醉意上來,話多起來,聲也高了,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胡侃,半是玩笑半是勸慰:
“咳,不結婚未必是壞事,結了婚也未必是好事,各有各的難處,犯不著發愁。”
“也真怪了,咱們×秘書要樣有樣,要才有才,那些女人真是有眼無珠呢;滿大街看著都是女人,這些女人怎麼就楞沒看見咱們老×呢。”
“你別說,還止不定有多少女人也在那兒罵男人呢,滿大街看著都是男人,就沒有男人找她談物件呢,哈哈……”
那時,我們的辦公室與總理的辦公室也就一板之隔,正逗著侃著,門開了。大家陡然一靜,是總理進來了。
“小聲點。”總理說著,目光在桌上掃過,又依次望望我們的面孔,眉毛皺了皺:“喝不少了。”
大家都有些尷尬。雖然是星期六,但是總理正辦公,我們也不能算假日。
總理走進來,望住尚未結婚的秘書:“心情煩悶不要喝酒,酒是高興時候喝的。找物件不要急麼,江山都能打下來,物件還怕找不到?”
一席話說得大家都笑了,也輕鬆許多。本來麼,不信找物件還比打江山難?
總理又認真望望大家:“人家沒找到物件,年齡也不小了,這裡有許多客觀原因,一直打仗麼,現在進城不久,工作又忙,大家既然都是同志,就該理解和體諒他,給他一些切實的幫助,不要光陪著喝悶酒,信口亂開玩笑,這不是真正的關心。”總理說著,拍拍那位“困難戶”的肩膀:“要有信心有勇氣,既要積極又要慎重,等你結婚的時候,大家再開懷暢飲。”
換一種場合總理的態度就不同了。那也是50年代的一個晚上,三天三夜沒閤眼的周總理,在早晨6點終於改定了政府工作報告。他放下筆,起身圍繞辦公桌活動著,情緒好極了,大聲說:“嗨,肚子提意見了,讓廚師準備幾個菜,把茅臺酒拿出來,咱們好好吃一頓!”
那天早晨,幾位陪總理加班的秘書又陪總理吃飯喝了酒。在我們秘書之中,韋明是愛喝酒也最能喝的一個,平時出去參加招待會,總理常提醒他少喝,怕他喝多了誤事。這次不然,總理舉起酒杯,兩眼閃閃發亮地望住韋明說:“韋明,今天你就放開喝吧!”
高興頭上不容易醉。這次大家喝得痛快盡興。但誰也沒醉。總理吃過早飯,在三天三夜沒閤眼之後,終於睡了4小時。下午便參加人代會,宣讀了政府工作報告。
總理就是這樣,只有高興的時候才喝酒。我所知道的他的3次嘴酒,都是發生在他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