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是的,周副主席。”

“原來在哪個部隊?”

“385旅。”

“噢,你是四方面軍的。”

我有些不自在。四方面軍出了個張國燾,搞得我們都好象比別人差了點什麼。

周恩來像是看出我的心思,笑著說:“四方面軍就是張國燾不好,廣大指戰員還是好的麼,中央是信任的。張國燾這個人不會打仗,又指揮得很具體,連營一級都要去插手。”周恩來講到這裡搖搖頭,然後對我說:“歡迎你到我這裡工作。”

他沒有因為我是四方面軍出來的而不信任,留我在身邊,不久又提我擔任他的副官,建國後又先後任他的機要秘書和衛士長。

進城後,“第一辦公室”的條件得到改善。過去蹲坑式,周恩來辦完公事,站起來半天邁不了步,腿蹲麻了。進城後改為坐式馬桶,坐時間長了雖然還會腿麻,畢竟比蹲著要舒服省力,辦公效率也提高很多。

由於奪得了政權,周恩來必須總理整個國家,所以進城後比戰爭年代不但不輕鬆,反而更忙了。需要在“第一辦公室”裡處理的事情也比過去複雜,比過去多。

總理如果是凌晨3點上床,那麼7點多便起床了。當然,並非總能這樣規律地睡眠,睡眠問題後面專門談;他起床後,帶報紙、檔案、大參考直奔“第一辦公室”,在廁所馬桶上一坐,一天的工作便開始了。

我們秘書都十分重視這一小時左右的辦公時間。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麼。為這一小時的辦公時間,我們秘書都是預先有準備和協商的。

首先,我們秘書將各自負責的急件拿出來,“爭奪市場”,誰先送誰後送,要爭一爭,排排順序。往往是那些立即需要批辦的電報放在前面。這麼大的國家,總理只要睡下3、4小時,就會發生一些急事要辦,何況還有國際風雲,瞬息萬變;何況地球是圓的,我們是黑夜,那半個球正是白天;戰爭、談判、大選、政變、地震、水災、空難、車禍,沒有一分鐘清閒。這一切都連著總理的“第一辦公室”,要在坐馬桶之時就加以處理和決策。

總理前腳進“第一辦公室”,我們後腳便跟入,環立他左右,將急電、急件、急需批轉的報告,按輕重和事先協商的順序呈遞上去。總理這時處於高度興奮狀態,他的辦公效率是超人而又驚人的,但凡見過總理辦公的人,無論你自己本身也是怎樣的超群,怎樣的出類拔萃,都不得不拜服在總理之下,歎為觀止。

我們常說;總理有3個腦子同時工作,彼此通氣又決不紊亂。世人可能難以置信,但有條件者可以隨便問總理哪個秘書;他們無不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

具體些說,總理是同時進行三項工作。他的眼睛在看電報、檔案,並且不時在上面作出批示;他的耳朵同時在聽我們的彙報,這個彙報往往與他批閱的文電毫無關係,因為有些電話請示及我們總結出的問題是常需口頭彙報的,該彙報而沒彙報就要挨批評;在我們彙報的同時,總理還會不時將自己夜裡考慮好的一些重要決定及指示,口述給另外一個秘書。我不知多少次見他手裡批閱著外交部的急件,耳朵裡聽著財經方面的請示彙報,嘴裡交待著國防軍事上的指示。三方面的工作可能風馬牛不相及,但總理樣樣記得牢,批得明,說得準;條條件件分清楚,彼此不紊亂,事事有著落。

對此,有人不相信,我並不責怪。是難以置信,但又千真萬確是事實。且不說聽的人難相信,就是工作在總理身邊的人,那些初來不久的秘書,開始都曾驚疑這樣的辦公,以為總理正在批閱檔案肯定記不住自己的彙報,或以為總理三心二用,跟別人交待工作肯定對自己的檔案批閱不清。往往是經過多次實踐證明,經過時間和事實的考驗,才終於驚呼一聲:“服了服了,總理真是神人啊!”

現在國家檔案館裡有數不清的總理墨跡,其中的急電急件,大量的是在“第一辦公室”裡批閱,你可以從前查到後,再從後查到前,看有哪件批得不清?看有哪個錯字或是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總理沒有改正過來?總理一生嚴格、細緻、謹慎。舉個批閱檔案的例子:

總理閱讀檔案,除逐一圈點外,當看完一頁時,必要將這一頁掀起;以此頁末行壓在下頁首行之上,看完上頁右下角末一個字,再看下頁首行左角第一個字,這樣來保證兩頁連線處不會多字缺字。

我搞的檔案曾多出字來,軍事秘書王亞志、郭英會等同志缺漏過字,問題都出在兩頁連線處,被總理在邊聽彙報,邊交待工作的緊張狀態中,同時批閱檔案而同時發現改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