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更多的孩子,老師不可能關心到每一個孩子。另外,老師在師範院校主要學習的是如何傳授知識,教學生做人這件事大部分老師都沒有系統地學習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中小學教師教育不好自己孩子的原因之一。
正如上文提到的,有德的人就一定有才,學會做人是一個孩子“成人”和“成才”的基礎,因此,我們要相信學校和老師能把應試教育做好,而做人的教育需要我們家長承擔起來,畢竟孩子的核心生活環境是家庭。
如圖中的右框所示,學校教育的主題是老師,老師是經過3~4年師範教育之後再拿到教師證書才能從事這項工作的,這個過程被稱為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下屬的很多師範院校專門培養教師。中國的應試教育非常完善,很多家長抱怨中國的應試教育體制,其實不必抱怨,最起碼中國的高考制度是相對公平的。我們改變不了教育體制,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怎麼讓我們的孩子全面發展,最終獲得幸福是當今家長要考慮的問題。
中國教育最大的缺失是“做人教育”的缺失,而孩子最終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的核心技能是“德”,“做人教育”的老師是家長,家長是核心,如圖中的左框所示,家長作為老師在家裡教育孩子學會做人,這是家庭教育。那請問各位家長,你憑什麼當孩子的老師呢?你有提前學習過嗎?你有科學的方法嗎?幾乎所有家長都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沒有系統學習過怎麼能把孩子教育好呢?所以我們的家長急需家長教育,所謂家長教育就是家長經過專業機構的培訓,掌握科學系統的教育知識和技能。在發達國家,家長教育被稱為Parents Education,他不同於家庭教育(Family Education),這是兩個不同的學科。而在我國,大家都只重視“家庭教育”,“家長教育”是缺失的。宏觀上中國家長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微觀上中國家長的不成熟。不成熟的家長怎麼能教育出德才兼備的孩子呢?
應試教育要以學校為主,家庭配合;素質教育要以家庭為主,學校配合。這就是家校合作的基本準則,是孩子成功和幸福的核心保證,其基礎是“家長素質”的提高,其主要途徑是家長接受系統的“家長教育”。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父母≠家長(1)
我在上課的時候常常會問家長們:“父母等於家長嗎?”“您是父母還是家長?”家長們都會感到很驚奇,絕大部分家長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沒有父母就沒有孩子,沒有孩子就沒有家長。“父母”和“家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父母”是生理學概念,“家長”是社會學概念。你生了他,你就是父母,這與動物之間的血緣關係是一樣的,父母是天生的,血緣關係是不會改變的。但是“家長”卻不同,在我們這個社會,當“長”可不容易,比如要當校長,就要從基層老師做起,有了豐富的經驗,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認可,才能當上校長;要當市長更要從基層做起,積累更豐富的管理經驗,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經過大家選舉才能當市長……幾乎所有的“長”都要經過這樣成長和成熟的過程。只有當“家長”可以沒有經驗,不需要經過別人的同意,只要一生下孩子,父母就自己加冕成為“家長”了!憑什麼?!
你如果能把孩子培養成德才兼備的“真正的人”,你才能稱得上是家長,如果你沒有正確的方法,沒有把孩子培養好,你充其量是個父母而已。所以我常常開玩笑說,很多學校的家長會應該改名為“父母會”,因為如果叫家長會的話,會有將近30%的父母不配參加。
教育有兩個偉大的目的:不僅要使人聰慧,更要使人高尚。
家長教育≠家庭教育
很多人對“家長教育”這個概念不是很明確,“家長教育”和我們通常所說的“家庭教育”是不同的,是有本質區別的。
圖2…2 家長教育≠家庭教育
家長教育的物件是成年人,是指對成年人實施的有關家庭生活、子女成長以及加強自身修養的專業知識與有效技能的教育,簡而言之就是“成年人成長中的成熟教育”,簡稱“三成教育”。而家庭教育的物件是孩子,是指父母對孩子實施的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是具有“雙重身份”的。第一重身份是“學生”。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需要提前學習教育方法,提升自身素質,這時候,家長學習知識,是知識的輸入者。第二重身份是“教師”。學習了相關知識,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家長才具備了教育孩子的能力,這個時候才可以作為孩子的“老師”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