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捆綁起來,拘禁到一個黑暗的牢房裡。天下人聽說伯益被拘禁,都紛紛指責啟,啟十分惱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伯益殺害了,正式篡奪了帝位,建立國號為夏,把天下當作他一家的財產,對百姓也不像堯、舜、禹那樣視為平等的人民,而是殘酷奴役,夏啟也廢黜了更傳帝位的方式,由禪讓變為世襲,帝位也就由啟的後代代代相傳。
伯益被殺,他的兩個兒子大廉與若木遭到流放,流放到東海之濱從事捕魚。
夏啟的子孫後人大致傳了十五世到了桀,伯益的子孫也就在東海之濱捕了漫長的四百七十年魚,這樣的日子是多麼難熬啊!但終於等到了改變嬴氏族命運的這一天。
夏桀王比他的先祖任何一位夏王都殘暴,他還把自己比作太陽,人們便詛咒說:“任何可惡的太陽啊,我願與你一起同歸於盡!”商族的首領湯不甘於忍受殘暴桀王的統治,發動了反抗夏桀的戰爭。大廉與若木的子孫後人都積極參加湯的起義大軍,特別是若木的後人有一個叫費昌的,表現得更為突出,因為他牢記了先祖馴獸的技術,特別擅長馴馬、駕車。在打敗夏桀的重要戰役鳴條大戰中,費昌親自為商湯駕車衝在大軍的最前面,立下卓著的功勳。大廉的子孫孟戲、仲衍等人也都作戰勇敢,屢建大功。商湯終於打敗了夏桀的軍隊,親手殺死了夏桀,建立了商朝,定都在亳。慶功大會上,湯王命他的大臣伊尹寫了一篇文章叫《鹹有一德》,告戒君臣們一定要向古代的禹、皋陶、后稷、伯益學習,辛苦操勞政事,為百姓安居樂業而奔走。
這時,費昌、孟戲、仲衍都年老了,無法再為湯王外出做事,仲衍便派他的玄孫中帶領嬴氏族人到西域守衛邊疆,為商王開疆拓土。從此,嬴氏的祖先便來到現在的渭水一帶定居。在整個殷商王朝裡,咱們嬴姓氏族一直都是顯貴之族,世代都有人參與國政大事,受到商王高度重視。特別是中的兒子蜚廉和孫子惡來都是鎮守西部邊陲的大臣,蜚廉善行走,傳說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有“飛毛腿”之稱。惡來有神力,一拳能把水中蛟龍山中猛虎打死,那時,嬴氏的先祖到了輝煌的時代,令後世子孫羨慕不已。但是,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政兒,你要牢記這一點。一個家族或者一個王朝,甚至一個人,在極盛的時候可能就預示著末日的到來,我們嬴氏的先人正是這樣,先祖們藉著夏朝的滅亡走向崛起的,卻也隨著商朝的沒落走向跌落。
商朝的最後一代國王叫紂,他昏庸殘暴比夏桀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寵幸妲己,製造炮烙、蠆盆,草菅人命,殘害忠良,將直言勸諫的箕子、姬昌等人打進監牢,連叔父比干也遭到剖腹挖心,紂王的暴虐激起了諸侯的憤怒,姬昌曾被紂王監禁多年,他逃回封地周便率領所屬人馬反抗紂王,但沒有成功便死了,姬昌就是西伯,後來被尊為周文王。
文王死後,他的兒子姬發承襲諸王之位,就是周武王,武王繼續父親沒有完成的事業,率兵討伐紂。這時,我們嬴氏的先祖,惡來等人幫助紂王主持朝政,不僅不勸阻紂王棄惡從善,反而助紂為虐,終於給嬴氏家族帶來了又一場災難。
武王在牧野之戰中打敗了紂王,紂王見自己眾叛親離自焚而死,武王攻入都城殺死了惡來,建立了強大的周王朝,因為嬴氏是紂的幫兇,整個家族淪為周氏王朝的奴隸。
周武王去世後,他的兒子年少的周成王繼承王位,紂的兒子武庚趁機發動叛亂,嬴姓之人受到武庚的挑唆,許多人都參與了反周的叛亂。但是,這次叛亂被輔政大臣周公旦鎮壓了,武庚被處死,嬴姓氏族遭到第二次流放,流放到荒涼的西部邊陲和少數外族人雜居在一起。
從中原腹地到西北蠻荒地帶,這是一次萬里迢迢的遷徙,成千上萬的嬴氏族人披枷帶鎖,赤身裸體行走幾個月,一路血淚一路屍,餓死、病死、被處死的屍首撒滿流放的坎坷道路上,到達流放地時,幾萬嬴姓老少只剩下數千人。孩子,在那裡遠離故土的蠻荒地帶,我們的先祖為了生存,不得不進行一場艱難的墾荒運動,與風沙搏鬥,與寒冷抗爭,與洪水相搏,與那些沒有開化的蠻人拼殺。
華陽太后講到這裡,突然向聚精會神的嬴政問道:“政兒,你可知道,對於幾近絕望的先祖們,是什麼給他們希望,又是什麼令他們不願向命運屈服?”
嬴政皺皺眉,想了想,忽然十分自信地說:“奶奶,我想起來了,一定是舜獎賞給大費的那面黑色錦旗,它預示著嬴氏將來一定有出頭之日。”
華陽太后點點頭又搖搖頭,“你只說對一半,還有呢?”
嬴政認真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