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部分

引起桓惠王反感,再次被趕了出來。當他第三次進諫時,他什麼也沒說,反呈上一份諫書。諫書題命《和民》,他以卞和向三世楚王獻玉的故事作比,向韓王捧出一顆金玉一般的心,祈求得到韓王賞識,任用他治國安邦振興韓國。可是韓桓惠王看也沒看,就將他轟出朝堂。

這次是韓王主動宣詔,又是新一代君王,韓非多少看到了希望。眾臣見一個蓬頭垢面的中年人走上朝堂,都竊竊發笑,韓王安也皺了一下眉。

韓非行過大禮,韓王安才把詔見他的原因說出,韓非一陣辛酸,自己是韓國宗室子弟,在韓國貧窮羸弱瀕臨亡國之際,數次上書力圖振興家邦,挽救韓國滅亡的命運,可是,自己捧出一顆火熱的心得到的卻是唾棄與嘲弄,多麼令人心寒。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介無名無份的破落子弟,秦王政不惜動用數萬大軍兵索自己,求賢若渴聞所未所,相形之下,秦國之強也無可厚非了。韓王安略顯愧疚地說:“寡人久聞公子之才,有心任用公子革故鼎新,圖強新政,無奈事不由人,現在秦軍大舉攻入,兵索公子,寡人有心挽留公子卻不能抗秦兵呀。求公子使秦,力爭勸諫秦王退兵攻趙,暫時儲存韓國,以延續韓氏宗祠。倘若公子平安歸來,寡人即刻接受公子建議,再定興國大計,儲存韓國的使命全仗公子一人了。”

韓非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中,把上朝的事告訴夫人,采薇高興地說:“你不是一直悲嘆自己的治世謀略得不到重用嗎?如今秦王不惜動用大軍來得到你,一定是要任用你去治理秦國。天下惟秦最強,你到了那裡一定能夠充分發揮才智,施展你平生所學。小小韓國一弱再弱,很快就被秦國吞沒,許多人想到秦國謀職只怕秦王不用呢,如今你有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應該高興才對,何必愁眉苦臉呢。”

韓非痛苦地搖搖頭:“常言說:子不嫌母醜,狗不棄家貧。韓國再弱小也是我的國家,何況我是王氏後裔,理當肩負起挽救韓國的重任。儘管到秦國能夠得到重用,發揮我平生所學,但秦國是我韓氏世代仇敵,韓國之所以羸弱正是強秦一侵再侵、一掠再掠造成的,如今讓我侍秦,實在不甘心啊!”采薇見韓非十分痛苦,又安慰道:“如今秦國兵臨城下,你一介學士,手無縛雞之力,縱然留在韓國又能怎樣。倘若你到了秦國,可以見機行事,規勸秦王用兵他國,至少可以延遲韓國滅亡的命運。”

韓非正和夫人談論間,李斯驅車來到家中。

李斯隨韓非走進客廳,舉首望見采薇,一時不知如何,儘管采薇是自己主動放棄的,他多少有些酸意,更多的是歉疚,他之所以那樣做,也是仕途所迫呀!

采薇看見李斯更是一陣酸楚,她曾把一個少女最值得珍惜的東西捧給李斯,最後得到的卻是無情的拋棄。采薇曾一度想到了死,在她最需要撫慰的時候,韓非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父親也因為她的緣故病倒了,不久離開人世。

采薇恨李斯,曾指天發誓有朝一日見到李斯時一定當眾唾他的臉。可是,現在真正面對李斯時,她再也鼓不起勇氣。

李斯對今天的場合早有預料,他一邊向韓非與采薇拱手施禮,一邊命隨從獻上禮物。

“我奉秦王之命特來邀請韓師兄,這是秦王送來的聘禮,不勝敬意,請師兄與師妹笑納。”

“李師弟太客氣了,韓某不才怎能收大王禮聘。”李斯不容韓非說下去,搶先說道:“我曾多次在秦王面前誇讚師兄賢才,秦王早有誠聘師兄之意,只因國事繁多才拖至今日。如今韓王也答應讓師兄出使秦國,韓師兄此去既是接受秦王邀請,也是奉韓王之命使臣。一舉兩得,師兄就不必推辭了。”

二人先談論了天下形勢,後又說到了別離之情,當提到師父之死時,李斯內疚地說:“當我得到師父仙逝的訊息時,早已事過境遷,他老人家臨終前沒能在床前盡孝,也沒能在墳前添一鍁土,每當想起此事總感到終生遺憾。後來我也曾派人去蘭陵打聽師妹的訊息,回報說師妹隨師兄回韓了,我也就放心了。如今我在秦國已經得到秦王重用,正把師父之學應用於治國安邦,多少是對師父他老人家的一點小小安慰,但願師父在天之靈能夠有知。師兄此去秦國將會更加受到秦王禮遇,你我二人並肩攜手,共輔秦王完成大業,封侯拜相,名垂青史自然不在話下!”

韓非本來不善言辭,如今仍然閒居在家,與春風得意的李斯相比,多少有一絲自卑,只好把自己多年寫的文章拿給李斯看。李斯見韓非書房中擺滿了書簡,除了他原先讀過的《心度》、《五蠹》等少數幾篇,還有《主道》、《到老》、《說林》、《內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