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仲連不慌不忙地說:“魏齊與你同鄉,你曾經在他手下任職,在他危難之際不出手相助反而落井下石,這為不仁不義。身為魏國大臣,在魏國需要你為國盡責為主分憂時,你不給魏王出良謀設妙計打敗秦國入侵,反而聽信秦國使臣一派胡言亂語,勸魏王西行事秦稱臣,這叫不忠不孝。”
新垣衍立即爭辯說:“秦強而魏弱,魏國不向秦稱臣猶如用雞蛋碰石頭,其結果是魏亡。與其亡國,孰若稱臣呢?亡國,宗廟社稷都失卻了;稱臣,至少可保住祖先留下的祭祀和封地,何況魏王能夠保全一個完整的國家呢?當然,魏王也非出自本心臣服秦國,是別無選擇呀。就好比當僕人,十個僕人侍奉一個主子,難道十個人的智慧力量抵不上一個人嗎?只不過畏懼主人罷了。”魯仲連立即駁斥道:“世上的僕人只存在三種人,一是生而為僕人的人;二是由主人淪落為僕人的人;三是連僕人也做不得的人。請問先生應該是哪種人?”
不等新垣衍回答,魯仲連又說道:“以我之見,魏王是由主人淪落為僕人的人,而先生則是連僕人也做不得的人。”
新垣衍氣得臉色發青,十分惱火地說:“先生說得太過分,我怎麼會有這樣的結局呢?只怕先生才是連僕人也做不得的人。”
魯仲連並不惱,仍面含微笑地說:“我這話決非信口開河,都是有事實根據的。從前紂王有三公,就是鬼侯、鄂侯和文王。鬼侯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兒獻給了紂王卻仍不能討紂王的歡心,結果鬼侯被紂王治成了肉醬吃了。鄂侯僅僅為了這事講了幾句公正的話又被做成肉乾吃了。文王呢?為老朋友的慘死暗暗抹幾滴眼淚,紂王又把他囚禁起來。他們如此討好紂王,妄圖博得紂王的歡心,卻落得悲慘的下場。秦王兇殘勝紂王十倍,而魏王和先生討秦王歡心的本領卻不如三公,魏王和先生的下場能比三公更好嗎?”新垣衍默然不語。魯仲連舒緩一下語氣說:“先生細想:秦王一旦稱帝后,各諸侯都將成為他的臣民,生性多疑的秦王難道不怕某一諸侯強大起來將他取而代之,或有人重步他的後塵嗎?因此,秦王會派遣他的親信到各國監視諸侯的行動,被當作熊豸被人看管起來的味道,一定不好受吧?難道魏王和先生就有一種被人管制的習性?更甚之,秦王會把所有的侯王除去換上他自己的親族。”
新垣衍已經被魯仲連說動,礙於情面仍然不肯認輸,故意尋找一個臺階說:“即使魏王不事秦,憑趙魏的兵力也難以打敗秦國,先生如此善辯,能憑三寸不爛之舌兩片不僵之唇說服楚燕韓齊四國合力抗秦嗎?”
魯仲連還沒有來得及開口,賓客席位的角落裡站出一人大聲說道:“只要新垣衍先生回到魏國勸說魏王聯趙抗秦,說服其餘各國出兵的事就不勞魯仲連先生這樣的高士了,我毛遂就可完成。”平原君見站在角落裡這個自告奮勇的人面孔很陌生,他府中的門客實在太多,有些人不認識是常有的事,大凡他不認識的人多是才學一般的人,可這個自稱叫毛遂的人卻當著眾人的面大言不慚地說出這番過頭的話,實在是太想出人頭地了。
平原君見其門客都在竊竊私語,正要發話制止毛遂,新垣衍卻轉向他拱手說道:“君侯府中是藏龍臥虎之地,能人輩出,我新垣衍不枉此行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是這個道理。我立即趕回魏國說服魏王發兵救趙,君侯也立即派人去楚燕齊韓等國勸說他們也出兵救趙。”
新垣衍說完,深施一躬轉身離去。
魏齊考慮再三認為自己難逃厄運,不想因為一個人的生命給趙國帶來血腥之災,更不願連累平原君,讓平原君為難。於是刎頸自殺。平原君聽說魏齊自殺,十分有愧,但人死不能復生,能用魏齊的屍首換取秦軍的退卻也值得。趙王命人將魏齊的人頭送給秦軍統兵將軍鄭安平,讓他轉交範睢。
可是,魏齊的死並沒有讓秦軍後退半步,對趙國的圍攻反而加緊了,邯鄲陷於秦軍的包圍之中。
趙王終於認清了秦國的狼子野心,決心傾趙國之兵與秦軍決戰到底。平原君一面積極佈置邯鄲的防禦事宜,一面派門客到韓魏齊燕楚五國請求救兵。這五國之中以齊楚較強,只要這兩國有一個國家能夠派來援軍,邯鄲之圍都有希望化解。
平原君挑選二十名頗負勝名的辯士,以魯仲連為首前去臨淄遊說齊王,然後再選二十人隨自己去楚國,他要親自拜見楚王,懇求楚國發兵救趙。
平原君精選了十九人,這些都是他平日交往較多的人,自認為智勇雙全,文武兼備。但在選定第二十人時作難了,連續選了多人都覺得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