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直言——一對一或者小型會議,是典型的互動式雙向交流。在多數情況下,這些會議是精心準備的,一般都有議事日程和鑑定結果。當然,還有另外的一些情況,像同事間在走廊裡的閒談或者在飲水機旁的談話,並不是十分正式。不管在哪種情況下,一味埋頭苦幹的員工都需要擁有適當的談話技巧,恰如其分、意味深長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以便增加自己話語的分量。為了準備應對這樣小規模的交換式會議,公司可以幫助一味埋頭苦幹的實幹家掌握一些有價值的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和技巧包括:

(1)應對曲線球情況。由於考慮不周,在陳述某個問題的時候,一味埋頭苦幹的實幹家很容易漏洞百出,甚至陷入僵局。要教會他們在小規模的會議上,如何應對偏差和背離的情況(即“曲線球情況”)。其中包括培養他們敏捷善辯的能力,以及在陳述關鍵性問題時,適時提出替代和修正性意見的技巧。

(2)避免背離主題。對於那些一味埋頭苦幹的職員來說,小規模談話方式能夠讓他們感覺更加舒適,從而更加開誠佈公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小規模談話方式的優點之一。但是,這種談話方式不夠正式,容易使討論變得漫無目的,經常背離主題。在實幹家身上,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當然,在陳述好主意的過程中,他們也不願意偏離主題。訓練他們將自己的話語聚焦到預想的談話結果上,試著儘可能高效地組織會議程序。溫哥華垃圾回收公司創始人布賴恩·斯庫達莫爾(Brian Scudamore)深知在會議中,讓他的員工(特別是那些平日裡一味埋頭苦幹的員工)切中要害、省時高效的重要性。他鼓勵員工們捫心自問:當這次會議結束的時候,我得到了自己滿意的結果了嗎?在整個會議的過程中,同事之間的交流是否真的做到了清晰準確?我們最終達成了詳盡明晰的未來預想了嗎?

在大規模範圍內坦誠直言——中型或者大型規模的小組,不管對於演講者還是聽眾,都屬於單項式的交流活動。這種活動大多組織周密,但缺少自由交流的機會。對於一味埋頭苦幹的實幹家來說,不論他們是主講人還是發言人之一,都需要他人的幫助,以便以自信、平和的心態應對各種情況,因為他們經常畏懼失敗,害怕他人對自己的言論置若罔聞。公司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效地幫助員工,改善他們在大規模範圍內坦誠直言的能力。這些方法包括:開辦公開演講研修班,進行培訓指導,教授聯合陳述的技巧,等等。下面是一些實用性的方法和技巧:

(1)深呼吸法。有時,在大型場合進行公開演講,往往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演講人變得異常緊張,繼而手腳冰冷、胃部不適。不管你相信與否,深呼吸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沒錯,當你在大庭廣眾之下就某個重要的議題發表講演之前,做個暢快的深呼吸的確是個好辦法,它能使你的整個身體處於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在臺下,做一些熱身準備和練習,保持鬆弛的演講狀態。深呼吸法是一項很好的準備練習,它能夠使你的肺部和整個身體保持良好的狀態。

完美公司策略坦誠直言和大膽相告(4)

(2)談論不相關的話題。當人們決心挑戰自我,坦誠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採用一些與業務毫不相干的話題進行練習是很有幫助的,在俱樂部或者非正式的場合向他人陳述這些話題——有些類似國際演講協會,在那裡,他們能夠闡釋一些自認為重要的話題。他們在毫無壓力的氛圍中,輕鬆自如地發表自己的想法,獲得無窮樂趣的同時,無形之中也增加了自己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在談論相關性的話題時,他們就會變得堅定勇敢、信心十足。

(3)喜憂相伴。即便是在大規模的場合,一味埋頭苦幹的實幹家也可以發現陳述好訊息是件相對輕鬆的事情。遺憾的是,有時,我們不得不分享那些壞訊息。對於那些一味埋頭苦幹的員工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們想贏得同事的一致好評,或者至少是謙虛客氣的態度,所以他們有意缺席會議,這種行為不是想拖延告知大家壞訊息的時間,就是要推卸責任。正因為如此,在培養公開發布訊息的能力時,要著重強調不應該過分計較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下面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吉姆(Jim)是一家軟體公司的財務總監(CFO),他是個有自我認同意識的實幹家。當公司一切運轉良好時,他可以面對眾人輕鬆坦然地發表意見。但是,當公司處於充滿挑戰的關鍵時期時,他卻無法運用必要的技巧向員工們報告那些令人沮喪的壞訊息。最終,他意識到刻意逃避只會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他請求公司的CEO就這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