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們可以想一想,孩子總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他們會反思自己的錯誤行為嗎?他們會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嗎?
不會,原因就在於父母的教育方式——總是翻他們的“舊賬”。所以,父母要給孩子以前的錯誤都全部“結案”,當孩子再犯了錯誤時,要具體錯誤具體分析,千萬不可翻以前的“舊賬”了。
5。 不能批評孩子的五種情況。
教育專家指出,在五種情況下,做家長的絕不可批評孩子。情況分別是:
孩子同你討論某種個人問題時;
孩子看上去非常激動而又沒有說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時;
孩子為某件事而興高采烈時;
孩子需要人幫助做出決定時;
父母想讓孩子解釋或同自己討論某件事情時。
如果在這些情況下,父母批評了孩子,不僅會使他們做事的積極性大大減退,更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所以,父母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慎重。
父母在批評孩子時,除了需要注意以上幾個問題外,還要講究批評的技巧。那麼,批評的技巧到底有哪些呢?
方法一:延遲批評
很多四年級孩子的家長都曾對我說過這樣的話:“我知道四年級對孩子的成長很關鍵,所以老師你一定要多費心,孩子犯了錯誤要及時批評他,否則他們不聽話的行為會越來越多。”
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會對家長說:“小孩子犯了錯誤,老師和家長都應該及時糾正他們,但對待四年級的孩子,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學會延遲批評。”
對於年齡特別小的孩子來說,自己犯了錯誤,他們往往意識不到,需要家長引導著去認識自己的錯誤、去改正錯誤。但對於四年級左右的孩子來說就大不相同了,由於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在犯錯誤之前,他們的內心已經忐忑不安了,當他們犯了錯誤後,他們的內心更加矛盾,怕父母發現,甚至後悔的心情早已佔據上風了。如果在這個時候父母立即批評了他們,那他們這種後悔的心情就會馬上消失。
一位媽媽曾給我講述這樣一件事情,正好可以說明上面的這個道理:
一個週五的晚上,八點鐘了,兒子還沒有回家,我很著急,到他經常玩的幾個地方去找,都沒有找到。最後急得我就要報警了,就在這時候,門鈴響了,我開啟門,看到兒子低著頭很不自然地站在門外。還沒等他說話,我就劈頭蓋臉地批評了他一通。沒想到,等我批評夠了之後,兒子竟然理直氣壯地抬起頭,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回到了他自己的房間。
批評四年級孩子的訣竅(3)
我很納悶,仍然很生氣地問兒子:“你為什麼不向我認錯?”
沒想到兒子竟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我都已經受過懲罰了,難道還需要認錯嗎?”
有位教育學家曾說過這樣的話,懲罰孩子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從內心反省的機會。對於四年級左右的孩子來說,他們犯了錯,父母很及時地批評他們,其實就是剝奪了他們深刻認識自己錯誤的機會。四年級,不僅孩子的習慣、個性即將定型,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將定型。還是拿上面事例中的母子倆來說,如果孩子一犯錯誤,媽媽就批評他,那孩子又想犯錯誤時,他們就會用這樣的思想安慰自己:晚點回家沒有關係,不就是挨媽媽的一頓罵嗎?當孩子不會從內心反省自己所犯的錯誤時,犯錯誤就會成為孩子的“家常便飯”。
看到這裡,有些家長肯定會問,如何才能使孩子從內心反醒自己的錯誤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父母學會延遲批評就可以了。
在這一點上,一位爸爸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當孩子犯了錯誤後,我從來不急著去批評他,而是故意不提這件事,也不理他,給他製造一種稍微緊張的氣氛,讓他在這種氣氛中反思自己的行為。
孩子上四年級時,一天早上,我竟然發現他在我的口袋裡偷拿了10元錢。我沒有當場揭穿他,而是在他放學之後當著他的面數錢,然後自言自語道:“怎麼少了10元錢呢?”我偷偷觀察孩子的表情,很不自然,而且有點坐立不安。接著我故意沉默了幾分鐘,摸摸襯衣口袋、摸摸褲子口袋,又自言自語道:“難道家裡進來小偷了?不行,得跟樓下的保安處說一聲。”我發現孩子緊張得一動不敢動,我故意拿起電話,剛想撥號,孩子跑到了我身邊,小聲地對我說:“爸爸,對不起,是我拿了你的10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