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枘鈽侗碭緄畝��⑺�員碭緄南勰健�
媽媽靈機一動,故意引導她說:“你也可以像表哥一樣,做一個IT精英呀。”媽媽說完後,沒想到夢晨跳著歡呼起來:“對呀,我也可以像表哥那樣成為IT精英,我也要考大學。”
從此以後,不用媽媽催促,夢晨都會主動去學習。當老師和同學們看到夢晨的變化之後,都很奇怪地問她:“為什麼你變得這樣愛學習了呢?”夢晨總會自豪地回答:“我要成為IT精英,所以要努力學習。”
當孩子有了可以追逐的夢時,孩子就會明白,他在為什麼而學習。到那時,他們學習的動力就會越來越足。
四年級,是孩子厭學情緒的高發期(3)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到現在還沒有自己的理想,父母就要根據孩子的特長,想辦法幫孩子樹立自己的理想。例如:
如果孩子對修理小電器很感興趣,家長可以告訴他:“你將來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名出色的高階技工。”
如果孩子對打籃球很感興趣,家長可以告訴他:“你將來很有可能會和姚明成為同事。”
如果孩子對服裝搭配很精通,家長可以告訴她:“你將來很有可能成為一名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服裝設計師。”
……
在幫助孩子樹立理想時,家長要特別注意一點,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孩子身上,例如強迫孩子把某個不喜歡的職業當作自己的理想。而是要根據孩子的特長和喜好,幫助孩子樹立理想。
方法三:父母不要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如果這次你考好了,你想要什麼,媽媽就給你買什麼。”
“考了這麼少的分,我都替你感到丟人,你還好意思要這要那!”
……
家長們的這種教育方式給人一個這樣的資訊:如果孩子的成績好,那孩子就是全家人的“皇上”,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如果孩子的成績不好,那孩子就一無是處,甚至連要最基本的課外書的權利都沒有。
這種教育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陽陽,因為在一次期中考試時考了第一名,爸爸獎給了他一筆錢。因為有了這筆錢,陽陽愛上了上網打遊戲,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佳佳,因為學習成績好,爸媽對她寵愛有加,她想要星星,爸媽絕不敢給她摘月亮。但是,正是因為爸爸媽媽的這種“寵”,佳佳開始變得霸道、蠻橫、不講理;
……
10歲左右的孩子雖然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但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還不是很強,如果父母不理智地對待成績好的孩子,給他們太多的物質獎勵,或太過嬌縱他們,只能是害了他們——或者使他們的成績大幅下降,或者使他們變得蠻橫不講理。
與成績好的孩子相比,成績不好的孩子可就沒這麼幸運了,因為成績不好,父母常常會批評、責罵他們,而且有時還會動不動就拿“成績不好”來說事。如果父母一直以這樣的態度對待成績不好的孩子,不但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會上升,而且還有可能使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孩子一旦陷入自卑的情緒中,取得好成績自然更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更因為四年級是孩子情緒、情感的突變期,很多孩子甚至會因此而變得鬱鬱寡歡,甚至走向抑鬱。這,是最可怕的一種情形。
其實,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用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的成績。
學習是學生的職責,學習好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做到的事情。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種各樣的物質來獎勵他,這樣只會讓你的孩子有一種錯覺:學習是為家長學的。
另外,對待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首先不能打罵他們,其次要鼓勵他們,幫他們分析成績不好的原因,幫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並告訴他們:“只要學習一直在進步,成績是次要的。”
做到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成績,家長還要給孩子創造一種輕鬆的學習氛圍,如與孩子一起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學習……不要動不動就問孩子成績、放學後就催促孩子去做作業,這樣只能讓孩子有種錯覺:他是為成績而活。
方法四:父母對一至三年級的孩子不要太過嚴厲
我常聽一些四年級孩子的父母抱怨:“孩子越大,煩心事越多,我家孩子的學習成績在三年級還好好的,到了四年級就忽然下降,難道這真中了‘小時候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