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貨了。
真正讓託普完成原始積累的專案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1994年10月,成都金牛區稅務局想向託普買幾臺電腦。在交談中,當局長得知宋如華是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時,便無意中問了一句:“你們能開發自動列印發票的計算機軟體嗎?”
當時正值經商熱潮,稅務系統整天為日日猛增的計稅事務忙得焦頭爛額。國家稅務總局也專門下過檔案,要求“在本世紀末,全國各稅務局、所均要實現從申報、登記、開票、會計的計算機化”。然而,國內幾乎沒有一家計算機公司有成熟的產品提供。在稅務局長提問之前,宋如華從來沒有接觸過軟體開發業務,託普公司裡也沒有一個軟體工程師,但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宋如華說:“當然能。”就跟做顯示屏的那單生意一樣,宋如華先是大膽地簽下了合同。然後,他轉身回母校招進3個大學生,把他們關進一個小房間裡日夜開發。3個月後,託普計算機自動計稅系統1。0版誕生了,輸入納稅人資訊後,計算機就能自動列印出發票。金牛區稅務局非常滿意,託普的軟體系統真是幫了他們一個大忙。很快,別的區得知了這個資訊,也主動上門來找託普了。宋如華髮現,一個大金礦突然袒露在他的面前。
託普以前做電腦銷售,只能賺取那點可憐的代理費,而有了計稅軟體系統之後,硬體軟體搭著賣,價格就是託普說了算了。宋如華計算了一下,全國的大小稅務局有4萬多個,每個局、所投入10萬元,就是幾十億元的大市場。宋如華當即決定,放下手上的其他業務,專心一致主攻計稅軟體的市場開拓。在半年多時間裡,他跑馬圈地攻下了大半個四川省,同時組建營銷網路,殺向西北和華東各省。到這一年底,託普的稅務軟體銷售收入達到4000多萬元,其中最大的一個工程是西安市地稅工程,合同金額達1500萬元。
那是一個充滿了暴利氣息的年代。市場對辦公自動化的巨大渴求與這個領域的科技神秘性,營造出一個難以想象的牟利空間。宋如華憑著他驚人的商業直覺,抓住了這個百年一現的機遇。一個日後看來非常成功的策略是,在發現了市場機遇的時候,宋如華沒有把主攻目標放在北京或上海等大中城市,而是在縣市級稅務系統四處出擊。那是一個需求旺盛,而公關難度相對較低的市場。一位早年跟宋如華打天下的託普舊部回憶說:“託普的軟體系統只要一演示,就八九離不了十,接下去的工作就是跟稅務局長們喝酒。那個時候喝了多少酒啊,宋總一個人就可以喝一斤半白酒,整個公司都在喝。”
1995年前後的中國計算機市場並不讓人樂觀,人民幣的持續貶值造成進口零部件成本大大提高,而國際品牌電腦商大肆地衝擊市場,更是讓聯想、長城等國內製造商們只有靠打價格戰才能喘一口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毫無技術和製造優勢可言的託普卻成了少見的亮點,在當年,唯一可以與宋如華比肩的是深圳華為公司的任正非。跟稅務系統一樣,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中國電信市場才復甦,隨著程控技術的推廣,全國電信網路面臨一次全面的更新改造。剛剛自主開發出程控交換技術的華為公司抓住了這個機遇,同樣在行業內毫無知名度的任正非跟宋如華如出一轍,依靠“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從一些偏遠的城鎮電信局突破,迅速搶去了一塊大公司們還沒有來得及發掘的大“蛋糕”。
託普:十年一覺TOP夢 放衛星:託普一夜暴大名
造化總是在最不經意處弄人。當命運對宋如華綻開第一縷微笑之後,突然又猛地沉下臉來。
正當託普在計稅軟體市場上如魚得水之際,北京中關村的大公司們如夢方醒,偌大“蛋糕”豈容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託普獨享,他們只動用了小小的一招就讓宋如華痛不欲生。1996年春,國家稅務總局出臺政策,認定目前的計稅軟體標準不統一,因此,對各地稅務局自行上馬建設的計算機稅務系統進行限制,必須由國家啟動統一的“金稅工程”。此令一出,託普頓時陷入困境。僅半年時間,託普公司的全國業務盡數萎縮,數百萬元應收款無法收回,10多個省級辦事處分崩離析,經營骨幹紛紛出走,技術人員離職過半,有幾個不久前還在宋如華面前信誓旦旦的副總裁乘機出走,辦起與託普搶市場的企業。宋如華在高層會議上發狠說:“你們哪個敢在背後捅我刀子,我就抱炸藥和他同歸於盡。”
就這樣,毫無政府背景與資源可言的託普被灰溜溜地趕出了一個由他們率先啟蒙的市場。
內心悲憤卻又無處訴說的宋如華知道,當全國統一的“金稅工程”啟動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