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洩�幸┎�檔氖姑�筆保��苯亓說鋇鼗卮穡骸安話鹽業牟�ㄎ侍飩餼觶��琶揮邪旆ㄈフ�險飧霾�怠V揮腥�虐巡�ㄎ侍飩餼雋耍�龐姓�系牧α俊⒄�系畝��!�
2004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趙新先在接受中外記者採訪時,再度把矛頭直指國資委。他說:“國資委管轄的中央企業裡存在著部分這樣的企業,即國家並沒有投入資本金,企業是靠向原來的上級單位借款發展起來的,不僅在當初的兩三年內還清了借款,而且向上級上繳了相當於借款數十倍的利潤。這樣的企業雖然歸屬國有企業,但國家早已沒有了實際的、直接的資本金投入。因此,作為國有資產的代表機構,國資委應當擔負起企業股東為獲得發展的流動資金增加投資,投入新的資本金的職能。”
託普:十年一覺TOP夢 蹬三輪: 大學教授敢下海
宋如華的商業故事其實是由三個懸念構成的:
一、一個從來沒有商業經驗的大學教授投身商海,將以怎樣的方式構築他的商業夢想?
二、面對巨大的誘惑和憑空而降的機遇,大學教授與草莽出身的企業家是否將作出不同的抉擇?
三、當公司瀕臨無藥可救的絕境時,企業家該選擇一種有尊嚴的失敗還是自保其身?
跟無數熱血的中國知識青年一樣,宋如華在創業之時就將取得像比爾·蓋茨般的成就視為自己的遠大目標。
那個美國青年白手起家,靠一套軟體系統打造出一個不可一世的商業帝國,並在將近30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這樣的“美國夢”曾經激勵過無數中國青年。
宋如華在某些時刻,甚至已經逼近了這個目標。他被認為是中國式比爾·蓋茨的代表之一。
然而,故事最終以崩塌結束。當災難降臨的時候,當公司的最後一張底牌被猛然揭開的那一刻,所有的關注者都突然啞然失笑。
蹬三輪:大學教授敢下海
1992年3月,全中國的報紙都在無比興奮地報道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新聞,這位87歲的老人再次吹響了加快改革開放的號角。便是在這種空前熱烈的氛圍中,30歲的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應用物理系副教授宋如華突然辭職經商去了。
在此之前的宋如華沒有展現出任何商人的天賦。他出生於浙江紹興縣的一個小山村,家境貧寒,7歲喪母,考上大學之前還沒有看到過飛機的模樣。在大學讀書的時候,他給自己定過一個“八不原則”:一不出國,二不經商,三不抽菸,四不喝酒,五不唱歌,六不跳舞,七不看電影,八不逛公園。就憑著這股苦讀勁,他因成績優異畢業後留校任教。在那些年,他教的課是學生們最喜歡聽的,後來創辦了網易的丁磊曾經旁聽過他的公開課。1991年,他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並被授予全校唯一的“機電部青年教書育人特等獎”。就是這個看上去前途遠大的青年教授,決定下海創業。
宋如華後來回憶說,讓他痛下決心的一個細節是:這一年元旦他回家探親,在火車上,一個手持“磚頭式”大哥大的暴發戶一人佔了兩個位子,宋如華客氣地請他騰一個出來,那人瞟了他一眼,露出滿臉的不屑。
對清貧命運的不甘和對火熱的商業大時代的憧憬,讓內秀而又個性倔犟的宋如華走出了校園。他和一個好友湊了5000元錢,註冊了一家名叫“託普電子科技發展公司”的企業,託普的英文是TOP,“頂峰,頂尖,卓越”的意思。宋如華對同伴說:“我們要做就做最頂尖的,我們的目標是比爾·蓋茨。”
宋如華是學天文物理的,他所學的知識與商業有很大的距離。因此在一開始,一心想像比爾·蓋茨一樣的他只能靠倒賣電腦起家。那些日子,他整天騎著三輪車在成都城裡跑來跑去,一邊蹬一邊給自己打氣:“蹬一下一毛錢,蹬兩下兩毛錢,100下就是10塊錢。”在當時的全國大學教授中,肯下海蹬三輪車的,除了宋如華還有幾人?
託普的第一單大生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一天,四川建設信託投資公司給電子科技大學打電話,希望有人替他們安裝一個電子顯示屏。接電話的恰好是宋如華的一個相識。於是,他順口把這件事告訴了正四處瞎找業務的老朋友。宋如華其實對這個專案一無所知,而且委託方又要求15天內完成安裝除錯,可是當他聽說專案的合同金額為32萬元時,便一口應承了下來。接下來的日子裡,宋如華每天只睡兩個小時,從原料採購到印製板加工,再到安裝除錯,他竟只用了12天就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