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或一個方面軍,這需要全域性性的堅決行動。
道理很簡單,重要的是儘快形成共識,付諸實施。否則,新的呂梁再現江湖,不過是時間問題。
華晨:“拯救者”的出局” 亮相:催生“中國第一股”
1991年夏天,中國商業界最轟動一時的新聞是“罐頭換飛機”。南德集團的牟其中用價值4億元人民幣的500車皮日用小商品換回4架蘇製圖…154飛機,自稱從中賺了8000萬元到1億元。這樁頗有點異想天開的交易,在媒體的大肆渲染和報道後廣為人知。所有的人都對之津津樂道,驚歎為資本經營的天才典範。在上海東湖賓館7號樓的辦公室裡,當人們正熱烈地議論著這件事的時候,35歲的仰融坐在高背大皮椅上,一臉的不屑。當時,他潛心策劃的一個資本專案運作已接近尾聲,而從日後看來,的確比以物易物的“罐頭換飛機”要高超和精妙得多。
在很多年裡,仰融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謎。他自稱是安徽徽州人,西南財經大學畢業,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在一次公司內部會議上,他介紹自己的經歷時還說:“在越南打過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傷,腿斷了,頭也開啟了,三次進手術室,但卻奇蹟般地、沒有殘疾地活了下來,這以後便開始既珍惜生命又藐視生命。”而實際上,他出生在江蘇省江陰市北國鎮,原名叫仰勇,兄弟4人。他拿到經濟學博士學位是1995年前後的事情了。在這之前,他應該沒有讀過任何大學。初中畢業後,他先是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