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股了嗎?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音樂家副業兼不得

皇帝也是人,也要講勞逸結合。自古至今,那麼多帝王,喜歡的娛樂活動自然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要說普遍*好,大約女人算第一,打獵算第二,音樂戲劇什麼的怎麼也只能排個第三了。

要說皇帝對音樂的愛好那可由來已久。《詩經》總共有305篇,實際上就是周天子305首宮廷歌曲的歌詞,從還算不得皇帝的皇帝—軒轅黃帝就讓伶倫發明了笛子,到最後一個皇帝宣統甚至有福氣聽到洋鋼琴的演奏。被皇上養在皇宮裡的音樂家那更是不勝列舉了。

侯寶林大師的《八大改行》道盡了出皇差藝人的辛苦,不過一來那是藝術誇張,二來在那萬惡的舊社會,藝人誰不辛苦?能出上皇差的總比出不上的強得多吧?楊小樓也好,譚鑫培也好,這些能給皇帝、太后唱戲的演員,那日子怎麼都比只能在天橋撂地的窮不怕爺幾個好過百倍。要說早先,夏商周三代的時候,為了怕音樂家偷窺自己的妃子,他們常常被刺瞎眼睛,像著名的師曠、師涓都是瞎子,可他們的社會地位高啊,《左傳》是什麼級別的史書,上面才有幾個人的名字?可是師曠這樣的音樂家就能把大名留在上面,一直留到今天。您說,這雙眼睛瞎得值不值?

後來就更好了,連眼睛都不用刺,只需陪皇帝彈彈琴、唱唱曲、演演戲,就能工資福利照領,享受正科級以上國家公務員待遇,既不用“文死諫”,也不必“武死戰”,風吹不著,雨淋不到,旱澇保收,又無須操心。您說,這職業還差嗎?

不但如此,一旦國破家亡,皇帝讓別的皇帝給咔嚓了,文武百官是不死也懸,可這音樂家不同啊,那是技術人才,和政治無關啊,當然還能繼續任職。劉宋滅掉後秦,把文武百官幾乎殺絕了,音樂家卻一個沒殺,都送回南京接茬彈琴唱曲了。隋朝、金朝、元朝,都特別規定了對敵國宮廷樂手的優待政策,就連那個造唐朝反的草頭皇帝安祿山,在擄得唐明皇那個著名的音樂班子後,也是喜滋滋地用來提高自己的藝術享受標準,藝術家該享受的工資獎金,一個子兒也沒少。您說,這職業還差嗎?

可就一樣:您既然是音樂家,就得幹一行愛一行,把全部精力用在主業工作上,千萬別琢磨搞什麼副業。要說宮廷音樂家見多識廣,看見的大富大貴實在太多,不免有時有非分之想,可是這皇帝身邊的副業,那是絕對幹不來的。

漢朝有個大音樂家李延年,流行歌曲排行榜的常客,漢武帝寵他寵得跟自己的眼珠子一般,可他偏不安分守己唱自己的小曲兒,找個法子把自己妹子弄進皇宮,自己當了編外國舅,又讓兩個兄弟當了大臣、將軍。結果狂喜之後便是狂悲,妹子得寵讓他們弟兄平步青雲,妹子一死他們就成了下架鳳凰,最後竟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他如果不去客串國舅的副業,至於如此嗎?後唐的莊宗最喜歡音樂戲劇,周圍一大堆的演員,大多兼營了“副業”,有的當將軍帶兵打仗,有的當市長(刺史)治理城市,還有的給皇帝當業餘間諜,結果怎麼著?這些兼了副業的音樂家幾乎個個沒好下場不說,還被歐陽修一筆給添到了恥辱柱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只能體現在某一方面。宮廷音樂家們在藝術領域固然聰明絕頂,在政治、軍事等領域的胸襟、眼界、閱歷、氣度卻都比常人甚至還低能得多,勉強趕鴨子上架,結果自然好不了。何況在古代,別說大臣、貴族,就是皇帝自己,也沒幾個真的把音樂家當什麼人才的,心裡其實很看不起。唐宣宗有個寵愛的音樂家祝漢貞,親熱到可以隨便開玩笑的地步,可有一天在閒聊中後者偶然談到國家大事,皇上登時就變臉了:我養你們就為個樂子,這些事輪的著你們說三道四嗎?看看,別說您這副業水準未必好到哪裡,就算真的還有點水準,怕也是不著人待見呢。

當然也不是什麼副業都不能做,有一種副業你音樂家去做,人家皇帝、大臣、文人墨客不但不反對,還會大力讚揚,那就是——烈士。也就是安祿山搶唐明皇寶座那會兒,不是有個音樂家雷海青當場罷演、以身殉國?不但沒人說他不安分守己,不以本職工作為重,反倒有一大堆人包括大詩人王維給他樹碑立傳,歌功頌德呢。不過話說回來,烈士這項副業雖然做得,可又有幾個音樂家真肯去做呢?

別輕易邁上最後一層臺階

話說隋朝末年群雄割據,皇帝一下出了十多個,其中就有一個西秦國大皇帝薛舉,連打了幾個敗仗,洩氣之餘,問他的大臣“自古皇帝投降有好下場嗎”。結果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