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4章 的確是白話文更合適

三百六十六萬頃的土地,現如今所養活的大明子民,六千五百多萬口。

若是像常二郎這般說法,每隔三十到五十年間,大明的人口就會增長一倍。

僅僅百年的時間,那就絕對超出了萬萬子民這個數量級,可是,大明的疆域的確就這麼大。

多出來的老百姓又該怎麼辦?讓他們去墾荒……可是墾荒,難道還能再墾出三百多萬頃的田地不成?

畢竟大明現如今所繼承的田地,乃是華夏自古以來,數千年的開拓累積下來,才有這麼個數字而已。

而李善長看著跟前那振振有辭的常二郎,又瞥了一眼身邊那呆若木雞的老朱,真的有種想要飛撲過去,將這小兔崽子大嘴巴給堵死的衝動。

你這小子怎麼就沒有點眼力,居然在上位這麼開心的時候,盡整點沒用的玩意來讓人鬧心。

可偏偏,老朱這位開局一個碗,從社會的最底層走上了至高無上的皇位的大明開國天子。

偏偏又是一個屁股一直都穩穩地呆在老百姓這一邊的上位者。

聽到了這樣的話,著實讓他內心,升起了一絲無力感,與虛弱感。

楊平安看到老朱那副凝重得快要變成陰森的表情,很是識趣地住了嘴,繼續一本正經地講述起了這間技術學院中的各科專業。

進入到了這技術學院之後,前兩年是學習全部課程,兩年之後,開始分科。

例如有些人擅長於計算,有些人擅長於物理,有些人擅長於化學,總之,他們都將會遵從著自己的優秀的專業方向前進。

到了這個時候,自然也就開始細分起了專業,擅長計算以及幾何的,那就有學習設計的,有學習財務的。

總而言之,搞畜牧、農業的,就會被分派到一個班級中,去學習怎麼才能夠科學的種田,怎麼製作農家肥,如何合理的施肥,怎麼育種,怎麼給禽畜作絕育,又或者是怎麼人工授孕,怎麼選育良種……

聽著常二郎與留守的技術學院的老師,猶如搭檔唱戲一般,足足講述了小半個時辰的時間,這才大致將這技術學院的細分專業給解釋完成。

這下子,就連最挑剔的李善長也無話可說,哪怕是他博覽群書,也從來不知道。

原來,種田不僅僅只是通讀幾本農書就會種田,而是需要方方面面的系統性的學習和培養,才能夠真正地成為一位農科站的技術員。

一想到那天他們遇上的那位農科站的技術員,不但懂得種植糧食,怎麼防治各種經濟作物的病症,而且還懂得怎麼閹割和治療牲畜的病痛。

這樣的人才,怕是朝廷裡邊那些負責天下畜牧以及農桑的官員,也沒有幾個有這樣的全面。

老朱終於把內心掀起的驚濤駭浪壓了下去,畢竟有些話,老朱更希望跟常二郎這位賢婿私底下交流。

有些事情,老朱至少在短時間之內,不希望有人能夠從自己說話的蛛絲螞跡中,尋覓到自己對於事物的態度和看法。

收拾起了心情,又聽到了這樣一番話之後,老朱忍不住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

“這些知識,賢婿你又是從哪裡獲取來的?”

“回稟陛下,臣自然是集合了我華夏這歷朝歷代的各種農書來進行匯總。

然後再經過了與那些有著極共豐富種植經驗的老農以及相關行業的從業者的深入交流和探討,最終這才完成的這些教材的編寫……”

說話間,一旁的那位老師看到了常二郎投來的眼神,很是識趣地走到了一旁,然後就拿來了幾本書。

一本叫《畜牧學》,一本叫《種植學》,還有一本叫《生物疾病防治學》,一本叫《獸醫醫學》……

老朱在那裡翻看著這些教材,看著那裡邊用的都是淺顯而又直白的白話文來講述著這些知識。

李善長又忍不住開始了嘟囔。“常二郎,你為何這些書冊中的內容,全用的都是白話文,這樣豈不是顯得這些書冊不夠高雅,太落於俗流了些。”

“老太師,可你不覺得,這樣的文字雖然淺顯直白,但是卻更加的通俗易懂嗎?”

“比如您看這段話,牛腹漲氣,輕度的情況下,可以禁食十二時辰,又或者用大蒜、食醋、白酒等混合後灌服,或者用草木灰和陳豆油混合後灌服?,重度漲氣,則需要進行瘤胃穿刺放氣……”

“倘若是用文言文來重新構結這段超過兩百字的句子,我相信老太師您說不定僅僅憑著十幾二十餘字,就可以將其構結完畢。”

常二郎這話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