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照例起了個大早,洗漱之後,吃了早餐,然後去見一見那位扶桑國主徐行悟,雙方進行友好的交流和問候。
主要還是對這位軟綿綿但又有點神經質的扶桑國主進行安撫。
自打那大友氏的十萬大軍直奔長崎而來,這貨一日三驚,讓人很是無奈。
不過徐行悟倒是十分的老實,一切都服從安排與指揮,就差早請示晚彙報。
不過他畢竟是大明扶立起來的扶桑之主,李文忠自然是要好好安撫他。
而且在這位扶桑國主連個後代都還沒有的情況下,就更需要保證他的安全。
不然,徐行悟如此兩腿一蹬直接翹了,大明又上哪裡去找這麼一位名正言順的扶桑國主來扶持。
來到了徐悟行這裡,李文忠笑眯眯地陪著這位小心翼翼的扶桑國主說話聊天。
現如今,徐行悟的麾下,也招攬來了一些臣子,這些臣子,多是這長崎的豪商,以及一些昔日追隨其父皇。
在其父皇被逼出家之後,也不得不下野流浪的一些家臣。
當然,這些前來投奔的家臣,自然需要經過一一的甄別。看他們是不是真的忠誠于徐行悟,願不願意遵從大明的意志。
現在,能夠出現在徐行悟身邊的這些大臣,都是已經經過了考驗的,才得以留在徐行悟的小朝廷中。
而這個小朝廷的規制,並不再是按照昔日的那一套體制,而是全面推行了一套嶄新的政體。
首先就是有一個內閣,內閣共有九名大臣負責,而這九人之中,大明將會委派一位駐扶桑代表,以及一位軍方將領也在其中。
並且大明這邊擁有一票否決權,當然,這裡邊的說法就是,大明的代表和軍方將領行使否決權的條件是,內閣的決議,傷害到了大明帝國作為宗主國的威嚴,又或者是傷害到了大明帝國在扶桑國的利益。
嗯,只有兩條,不過這兩條只要耍得好,變成千千萬萬條都有可能。
除了九名內閣大臣之外,下面就是諸部尚書,而地方上,未來扶桑將會進行郡縣制。
畢竟扶桑實在不大,不需要像大明一般要搞出三級,只需要郡、縣兩級就可以解決問題。
那些想要在徐行悟的小朝廷效力的扶桑臣子,首先就需要對這些條條款款深入理解,並且在未來要貫徹實施。
如果敢嘰嘰歪歪,敢站出來反對的,那麼自然就會被記在黑名單上,未來,有的是地方,可以讓這樣的人去揮灑他們的心血和汗水。
畢竟大明很缺打螺絲的工人,還有大明未來想要開發殷商大陸,又或者是開發資源同樣十分豐富的南洋諸島,都會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
就在李文忠正在跟徐行悟談笑之時,一名親兵此刻正在發放狂奔,衝進了那目前拿來暫時作為徐行悟的王宮的院子裡邊。
“大帥,捷報,來自濮指揮使的捷報……”
親兵衝進了院中之後,高聲大叫道。
那中氣十足的吆喝聲,瞬間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扯了過來。
徐行悟等一干扶桑人並不瞭解明軍如今與那大友氏集團作戰的情況。
但是此刻,這一干如今都在苦學漢語漢字的扶桑國君臣,自然也聽懂了這位李文忠親兵的吆喝聲。
“哦?速速拿來……”李文忠亦是雙眉一挑,朝著那親兵招手道。
然後一面朝著扶桑國君臣露出了一個從容不迫的笑容道。
“那大友氏時,既然敢貿然興兵來犯,本帥又豈能不有所表示,所以,也就派出了一支偏師,登舟出長崎,直入北九州腹地。”
“這一去也已經有些時日,沒想到如今就有了捷報傳來。”
說實話,李文忠很是為自己的親兵及時來稟報點贊,畢竟這些日子,徐行悟君臣雖然沒說什麼,可是從他們那一張張難看的臉還是能看得出他們的心思。
畢竟前來討伐長崎的足足有十萬人馬,偏偏大明就跟兒戲似的就只派出一萬人馬過去抵抗。
這萬一要是擋不住了咋辦?自己這些人,會不會成為大明的棄子。
總之他們之前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都在聽到了捷報這個詞的那一瞬間,彷彿被和風,吹散了不少。
李文忠解釋了一句之後,目光落在了這份捷報之上。
一旁的徐行悟以及一干臣子,都顯得有點緊張地死死盯著這位曹國公的臉,生怕錯過一絲表情變化。
就看到了李文忠先是露出了一個讚賞的歡喜之色,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