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到了雨季,湖水必定暴漲……”
太湖距離大海的確不算遠,但問題就是太海的主要水道吳淞江這貨明顯有問題。
主要還是集中在中下游地區,經常性的於堵,導致洪水一來,很容易就氾濫,導致周邊的老百姓受災頻頻。
自打他上任以來,可以說是為了這吳淞江操碎了老心臟,年年治理,年年淤堵。
倘若不治,來年肯定會於堵得更厲害,到了汛期,氾濫的面積更廣,受災百姓更多。
可是即便治了,不消多久,又會開始淤堵,最多也就是汛期的時候,受災百姓能夠少一些。
而且由於松江府一帶地勢平緩,你根本就不知道漲出來的那些洪水到底會往哪裡跑。
反正年年救災,年年頭疼,特別像松江府的上海縣,更是那洪水氾濫的重災區。
這也是為何上海縣會成為整個松江府財政拖後腿的那個,因為那裡各種糧食,經常性洪水一來,全給澇死。
然後漸漸的松江府上海縣一帶,大片的農田漸漸荒蕪,反倒是那些老百姓最後一拍腦袋。
既然種不了糧食,那就養鴨,畢竟鴨那種家禽就喜歡澤地,也不怕水淹。
於是,上海縣的養殖業十分繁榮,大量的鴨,以及鴨蛋,甚至供應到了南京來。
老朱撫著短鬚,微微頷首,難怪常二郎那小子到了上海縣之後,大力地發展工商業。
看來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種植糧食很容易受天災的影響,而那上海縣幾乎年年遭遇水患。
所以,倒還不如發展一些不用看天吃飯的產業,而且這幾年以來,上海縣的工商業的繁榮程度,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足見常二郎這小子很有手段與頭腦,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