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也是如此平靜。
之後,泰山軍在尹家壁這裡劃分了土地,重新給徒隸和黔首分配了宅基地和田地,而且為了後面管理的方便,也給這些徒隸們起了他們的姓。
為了防止同姓形成抱團,所以泰山軍給地方黔首加姓的時候是一戶一個姓,絕少有重複的。
別以為杜絕個同姓好像不重要,實際上,即便是兩家人就是不同血緣關係的,只要你姓是一樣的,這些人都會形成抱團。
以上這些工作都是泰山軍做熟了的,自河北到幷州,再到京畿,已經不知道做了多少遍了。
而獲他們家,因為獲告訴泰山軍他們有姓,叫贏。
當時負責造冊的分田吏還是稍微知道一點贏氏的故事的,所以自作主張給他們家換上了趙這姓,因為當時尹氏壁這裡還沒有人家抽到趙這個姓,所以這個姓就落在獲他們家了。
於是獲就有了自己完整的姓名,趙獲。
而此以後,趙獲的這個獲才開始名副其實,他不僅從主家那邊獲得了八十畝地,其中還有十畝左右的河邊地。
而且,趙獲還娶到了老婆,一位從主家那邊服侍的婢女。
自此,趙獲才真正的開始過上了好日子。
卻不想,在泰山軍伊洛決戰的時候,趙獲在家暴斃而亡。
據說此人兩天前從地裡回來就全身乏力,之後在家裡躺了兩天,他那新婦為了給他補身子,專門和社裡面賒了三枚雞子。
但就是這三枚雞子,要了趙獲的命。
當天夜裡,趙獲就開始腹部痙攣,然後就腹瀉、發燒、沒等到社裡的巫醫來,就臉發青死在了床榻上。
當時趙獲就剩下一老母,其母親認為兒子死得著實蹊蹺,就懷疑兒子是被人下毒致死,所以才向縣衙報案了的。
於是,才開始牽連出後面一系列的風波。
……
在今年春,獲的人生髮生劇變時,尹尚的人生也被擊破得面目全非了。
尹尚是這一代尹氏家族的嫡長子,也是唯一的一個兒子,因為經學造詣深,又在太學進修過,所以一直作為家族的種子來培養。
所以當族裡的其他人分頭出去謀未來的時候,尹尚則帶著族人們留在了家鄉,並在一些個族老的幫助下,重新改換面目,隱匿掉了他少族長的身份。
其實這種手段是一點用也沒有的,因為即便尹氏一族都為尹尚隱瞞身份,但壁裡的徒隸們卻可以揭發他。
但偏偏有兩個意外,一個是尹尚當年很早就去太學了,在家鄉的時間是比較少的,所以壁裡能認出尹尚的也本就不多。
而泰山軍來了尹氏壁後,又因為沒有劇烈的批鬥在,所以徒隸和尹氏族人的對抗是沒有那麼激烈的,即便一些知道尹尚身份的徒隸也覺得怕被報復,也就沒有出首尹尚。
於是,尹尚就以一個普通的尹氏族人的身份留在了尹氏壁內。
因為新的分田政策,泰山軍是對治下一切耕地進行的重分,而不是像過去只在河北地區分豪強地頭的土地,所以新的政策下,過了線的豪勢族人們也可以分到地。
所以,尹尚也大概分到了八十畝地,雖然沒有河邊地,但供養他自己和母親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尹尚也正是做此打算蟄伏的,他決心在家鄉好好讀經,將他從太學學到的經義整理成冊,教授親黨族人。
在太學的經歷從不僅是學習經義,它更是開闊了尹尚的認識,讓他對於天下權力的運作有了一個形象的認識。
在京都那個權力中心,尹尚身邊交遊的都是和他一般身份的人,而他們當中更有個核心,那就是一名韋家子。
也是在那名韋家子的身邊,如尹尚這些世家子弟才瞭解了真實的大漢。
那名韋家子曾告訴尹尚他們這些人,他說這大漢就是一個個圈組成的,而他們這些世家們也是一個個圈內外分佈的。
其中他們這些京畿世家無疑是最裡面的那個圈,天下九成九有威望的家族都會在京畿兩邊置業定居。
即便這些家族可能來自各個地方,但他們這些核心家族子弟都會不遠萬里來到京畿別開一支。
為何還不是因為京畿地區才是這大漢最繁華,也是權力最核心的地方
說個具體的,這京畿就是天下之中,是城裡,此外都為鄉下人。
而在他們這些京畿世家這個圈外,還有一圈,那就是環京畿的冀、青、兗、豫、荊等地。
這些相當於是處在權力圈層的內環